红色种子,遍地生花 ——何谓延安精神

发布日期:2024-03-23浏览量:
分享到:

什么是延安精神?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延安人民的生活点滴,从他们的生活风貌,去寻找伟大时代的一个个缩影。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永不褪色的岁月,去探寻那个让红色种子遍地生花的地方。



坚定信仰,朝夕奔梦

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一面是卖国求和的声音甚嚣尘上,一面是亡国灭种的绝望潜滋暗长,而延安,代表着抗战,代表着光明,代表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代表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它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华儿女,满怀理想,不辞万里,奔赴延安,展现着中国人民坚决抗战、绝不妥协的民族气节。

诗人何其芳曾歌颂延安,他说:“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先辈们怀着对实现和平的渴望,对民族独立的期盼,信仰坚定,理想纯粹,为之奔赴,为之奋斗。他们流汗水,淌热血,铮铮铁骨铸成了人民的长城,威威雄姿凝成了民族的脊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然而,抗战的胜利,理想的实现,除了需要满腔热血的激情,还需要科学理性的指引,需要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毛主席曾敬告青年:除了背诵原理,还要用心领会,学以致用,要力戒空谈。延安时期人们爱读书、常演讲,学习之风盛行,人们用马克思原理武装自己,奋力追逐一个救国救民的梦。

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整风运动,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精神。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惯性思维,研究新问题,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从来如此,便对么?”质疑是思想进步的动力之一。同时,也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说假大空的话。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依靠群众,人民至上

延安时期流传下许多温馨的老照片,照片的主角,往往是延安的普通老百姓。毛主席曾特意嘱咐摄影师:“拍人民群众,拍新人新事。”当时胶片十分珍贵,延安无法自制,需要大老远跑去上海,掩人耳目地带回来。如此稀缺的资源,程默大量地用来拍摄老百姓,捕捉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瞬间。可见,在延安,大家是平等的,是友爱的。


3E2F

(延安孩子)

程默的镜头下,轻松与安详自然地流露,这就是普通老百姓通过镜头表达的,对党的认可,对党的支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地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群众,依靠群众,是延安精神发光的原因之一。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让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成了水草丰美的陕北好江南,还有全民参与的纺车运动,两者解决了根据地温饱问题,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除了温饱,人们还需要学习、需要战斗、需要休闲。勤劳智慧的延安人民,从无到有地创造出马兰草纸、弹壳钢笔、无名氏马步枪……还有读书人爱喝的,用黄豆、红豆磨成粉做的土咖啡,也叫做“鲁艺咖啡”。

这些发明创造,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每一个人都成为时代的参与者、创造者,成为生活的主人。一件件具有时代烙印的物品,定格了一段艰苦奋斗的江山历史。

不屈不挠,苦中作乐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一种在困境中迸发的精神力量,最是打动人心。

拂去烽火的尘埃,延安的生活也可以精彩纷呈。虽然条件艰苦,但革命先辈们心态很好。闲下来的时候,人们爱运动,爱逛街,爱玩耍。军事体育大众化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培养了大批军事体育人才。

在这里,硝烟似乎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痕迹,每逢节假日,延安人民载歌载舞,随处可见孩子们欢快的身影。大家观看演出,且歌且舞,荒原生出了花,苦也熬成了蜜。

197CE

(延安百姓扭秧歌)

人们广泛参与新生活,将延安打造成一座青春之城、希望之城。在这里,人们内心丰盈,理想纯粹,步履坚定。


忆苦思甜,不忘来处

先辈们在困境中品尝幸福,我们在甘甜时也应当不忘来处。时至今天,我们仍会为延安前辈们的质朴、乐观、顽强而感动。延安时期,人们的心愿很简单,为了温饱、为了和平,艰苦奋斗,向死而生;为了热爱的家园,为了民族的独立,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到了今天,物质充裕,我们也许已经走到了先辈们想象不到的未来。然而,在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上,是否会有人“乱花渐欲迷人眼”,丢了初心?是否会有人掉入权力膨胀的无底洞,失了根基?是否会有人冠冕堂皇愚弄群众,自欺欺人?

人民内部的敌人是一直存在的。我们的党风建设、我们的民族精神,仍然需要从延安时期汲取智慧和情怀。正因如此,延安时期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无论是党,还是广大人民群众,都应当不忘初心,不断向上走,才能对得起革命先辈们的嘱托,对得起英烈们挥洒下的热血。

先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延安精神在岁月的磨砺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勤劳、气节与信仰,熠熠生辉。我们怀着温情与敬意,回顾那段热血历史,继承并发扬延安精神。

历史前进的每一步,都需要精神的滋养。历史烟尘滚滚而过,延安精神历久弥新,红色种子终会遍地开花。对于延安,一位网友说:“穿越回1936年的民国,我只会去一个地方,跟随一支队伍。让中国从黑暗走向希望,这就是那个时代最大的浪漫!”我想,这就是延安精神在今天的回响。195491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