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系专业介绍:6教学条件

发布日期:2021-12-27浏览量:
分享到:


学科专业建设

中文系利用学缘优势、区位优势和民办院校灵活办学机制的优势,凝练学科方向,利用年轻教师“船小好掉头”,以老带新,以点促面,从小到大,从无到有,聚力研究广东地方文化文学,实现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2014年7月,中文系获得广东省教育厅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开始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四职一体”应用性人才培养综合改革,2017年12月项目顺利结项。2016年6月,中文系“以‘广东之名’写作创新独立学院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6年,中文系成立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华学院工作站”,教师团队继续在区域文学与文化研究方向深耕细作。2020年6月,“中国古代文学”评为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以古代文学的现代传承为切入点,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凝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地方文献与传统诗文、广东戏曲与俗文学三个方向。

2020年9月,中文系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与文化创新团队”成功立项。2020年10月中文系成立“粤港澳文化研究中心”,通过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与文化研究团队,增强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及合作意识,突破传统文学研究壁垒,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的科研创新。

教学科研

中文系成立文学、语言学及文化等三个教研室,以教研室为主导,实现模块化教学与管理。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功能,带动教师开展教学与科研经验交流,教学效果及管理成效均有提升。通过综合改革,形成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青年教师的科研成绩喜人,共获得广东文学文化研究方向为主的市级以上项目16个,其中省部级8项。近年来学生独立发表及师生合作发表学术论文将近20篇,出版《广东物华录》四辑。

近年师生部分科研项目

我系教师近年出版的部分专著

实习实践情况

中文系目前建有“写作实训室”一间,用于加强学生写作系列课程的实践实训。目前在东莞市、河源市、广州市等多地建立文秘、地方文化服务、中小学教师等的见习实习基地和合作单位10余家。

带领学生到东莞西北区供电局采写稿件

我系与大步村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

我系与麻涌镇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公办学校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和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