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资政月”线下采访——学生篇
发布日期:2023-06-02浏览量:次
学生篇
本次资政月活动我们邀请到了中文系的优秀学生代表,他们与我们分享了诸多获奖的感受,同时也传授了许多宝贵的学习经验。
让我们一起跟随团团来看看吧!
学习好榜样
李远良
男,共青团员,广州新华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B班学生,现任中文系团委宣传部部长,中文系心理辅导站副站长,中文系办公室学生助理。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378小时,广东省二星志愿者。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广州新华学院二等奖学金和“广州新华学院优秀共青团员”、“广州新华学院百名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学校奖学金获得者 李远良
Q1:
师兄您好,对于获得校奖学金,请问您当时获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良:
当时是比较开心的,因为这算是对我大一学年学习成果的一个鉴定,同时我也明白,比我优秀的人还很多,所以我告诉自己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行!
Q2:
您认为大学期间最宝贵的经历是什么呢?
良:
最宝贵的经历应该是在中文系办公室当学生助理,这段经历不仅教会了我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让我学会了很多办公技能,对我以后走入社会步入职场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很感谢中文系办公室的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
Q3: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您是如何保持心态、迎难而上的呢?
良:
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冷静下来,沉着应对。多和同学、老师、家人沟通交流,烦闷时可以听听音乐,去操场跑步或者出去走走。那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等你灵感迸发时可能一下子就解决了。
Q4:
好的,相信这些方法能够给我们同学带来很大的启发,下面是最后一个问题:师兄还有什么要对师弟师妹们分享的经验或提出的建议吗?
良:
大学时期我们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定要跟随自己的内心,不要随波逐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然后就是要加强锻炼身体,规律作息,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拥有其他一切的前提和基础。
吴嘉奕
女,共青团员,广州新华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学生,曾荣获学校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
优秀奖学金与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 吴嘉奕(右)
Q1:
师姐您好,听说您同时获得了我们学校的优秀奖学金与国家励志奖学金,我们今天想采访您几个问题。首先想问一下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学校奖学金的资助政策的呢?
奕:
一开始我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政策。是通过辅导员和老师发布的消息才知道的,最近的话,我看到相关部门发的调查问卷和一些推文,鼓励大家去参加征文比赛,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可以让很多像我一样需要帮助的学生了解到这个资助政策。
Q2:
您觉得这个资助给您带来的最大的帮助是什么呢?
奕:
我认为资助政策给我们最大的帮助就是能够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让我们的精神上得到鼓励,并且得到更好的物质支持,不辜负国家的期望,不辜负学校的寄愿。
Q3:
请问您为了争取到资助政策付出了哪些努力做了什么准备,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些建议吗?
奕:
要努力学习,因为这个政策支持就是想让一些家庭环境不是很好的同学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改善他们的家庭情况,还有减轻经济上的压力。然后我觉得既然学校有这个资助政策,国家有这方面支持的话,你就应该要更加积极地学习,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Q4:
我们了解到师姐成绩优异,在学习上起到了榜样作用,那么请问学姐是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或工作的关系的呢?
奕: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计划。平时我会把自己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学习上的任务列出来,然后我会限制一个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的效率,同时也能防止我忘记一些重要的事情。
Q5:
那么请问师姐可以给师弟师妹们提供一些学习方面的建议吗?
奕:
其实我的学习方法跟大多数人都一样,就是上课认真,做好笔记,下课之后及时复习。特别是在考试月,要特别注重复习。做笔记的话,我会用荧光笔进行重点标记,这样有利于复习。并且我会听从老师意见,学会做思维导图,理清知识点和脉络,及时记忆,这是有助于我们复习各门课程的。
佀静文
女,共青团员,来自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B班的佀静文。自入校以来,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各项组织活动,曾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广东省二星志愿者”称号、2022年“学史、增信、向未来”线上团史知识竞赛二等奖、肺结核防治知识宣传活动优秀奖等,曾担任广州新华学院招生办学生助理,现任招生宣传协会秘书部部长,图书馆过刊室学生助理。
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 佀静文(右)
Q1:
静文师姐,请问对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您有什么感受呢?
文:
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我是高兴的,也是幸运的。对于我来说,国家励志奖学金是是一种支持和鼓励,同时激励我继续努力奋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以更加积极进取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挑战。
Q2:
师姐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肯定离不开平时的自主学习,请问您平日是怎样利用课余时间的呢?
文:
在课余时间,认真回顾课上的知识,做好笔记的巩固与复习。同时,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一些书籍,来开拓视野和增长知识。
Q3: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相冲突时,您是如何分配时间、平衡好三者的关系呢?
文:
首先要整合好碎片化时间,有时间就去做。其次,要锻炼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对于工作方面的一些事情,可以通过任务的紧急性来判断自己先做什么。想要减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冲突,就要提前做好安排,规划好时间。
Q4:
作为一名21级汉语言文学的师姐,您有什么建议或寄愿给师弟师妹们吗?
文:
大家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巩固复习。同时,保持健康的身心,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多多参与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不要让自己后悔!只有不断努力,未来才不会被辜负。
杨铭诗
女,共青团员,广州新华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级A班学生,现任中文系新花圃策划部副部长。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538小时,广东省二星志愿者。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广州新华学院二等奖学金和“广州新华学院百名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奖学金获得者 杨铭诗
Q1:
师姐您好,请问您在得知自己获得了奖学金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诗:
刚得知获得奖学金的消息是十分高兴的,这既是我上一段时间的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我接下来的学习的一种激励。
Q2:
据了解师姐参与了很多志愿活动并获得了多次“优秀志愿者”奖项,请问师姐为什么想要参与这些志愿活动呢?
诗:
从入学的时候,我就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心愿,因此我加入了榕树志愿服务队,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会让我很开心,同时,我也能从中收获更多的经验。
Q3:
请问师姐是如何平衡学习与志愿活动之间的时间安排的呢?
诗:
平衡这两者之间,就是尽量选择在我们个人空闲的时候去报名志愿活动,该学习的时候就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Q4:
那么请问对于志愿活动,师姐有什么经验要对师弟师妹们分享的吗?
诗:
在参加美化校园的时候,要注意防晒,小心一些虫子。参加学堂活动的话,要注意时间,尽量早一点过去,个别小朋友会很早过来的。最后,不管参加什么志愿服务活动,最重要的还是要懂得团队合作。
政策宣传大使
张淼淳
女,共青团员,广州新华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9级B班学生。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曾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中文系学术创新标兵”等称号。目前个人志愿服务时数为361小时,获“2021年广东省二星志愿者”“校勤工俭学之星”称号。
勤工俭学优秀个人 张淼淳
Q1:
师姐您好,在得知自己被评选为勤工俭学优秀个人后您有什么感想吗?
淳:
我很高兴能获得这个称号,这既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也激励着我以后继续努力,尽自己所能为老师和同学们做出一点贡献。
Q2:
师姐,请问您认为勤工俭学实践的益处有哪些?您又是否有什么收获呢?
淳:
勤工俭学是一种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比如办公自动化技术,公文写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等,让我们知道真正的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也少不了实际的应用。
Q3:
对于勤工助学实践,师姐有什么经验要对师弟师妹们分享的吗?您是否推荐师弟师妹在学习之余参加勤工俭学呢?
淳:
我建议师弟师妹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勤工俭学的岗位。我当时选择了学校图书馆学生助理的岗位,这让我能在工作之余多看看书,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在课余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是推荐师弟师妹们进行勤工俭学的,它能充实我们的大学生活,也能让我们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改进自己。
Q4:
听说师弟师妹对于专业课学习有不少困扰,作为19级的师姐,想请问一下师姐平时是如何平衡工作与学习的呢?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给师弟师妹的吗?
淳:
作为一名学生,认真学习是我们的第一任务。我在平时的学习中会注重于高效率的学习,比如课前先读一下相应的文学作品原著,课堂上认真听讲,课间及时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这样能把知识点记得更牢,学习的质量更高,也能减少课后用于查漏补缺的时间,留给工作的时间就会比较充裕。
钟佳敏
女,共青团员,广州新华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B班学生,现任校团委宣传部广播台栏目部干事,图书馆学生助理。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广州新华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广州新华学院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奖学金获得者 钟佳敏(右)
Q1:
师姐您好,想问一下您是如何进行奖学金的申请工作的呢?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敏:
首先要留意辅导员老师的通知,如果符合文件评选条件的话就可以申请了。不过一定要注意提交申请材料的截止时间,奖学金的申请看重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一般是需要综合测评总成绩在全年级的前10%,并且各门成绩不能不合格。
Q2:
请问您是如何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的呢?平时又是如何保持对学习的热情的呢?
敏:
不要把学习看作是一件痛苦的事,用成长的心态去看待学习,同时劳逸结合也是很重要的,适当的放松能够让我们以更好的状态去学习和思考。
首先要明确和坚定自己学习的目的,自己心里有了答案就要付出行动,到了学习的某个阶段可能会疲惫,这时候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选择放松娱乐一下或者和朋友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规划,这些日复一日的积累会不断的获得小的成就感,而这些成就感会给我热情和力量,让我觉得我是有能力做好的。
Q3:
师姐觉得在学习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推荐给我们的吗?
敏:
在日常上课的时候就要跟上老师的思路,不要只将关注点放在抄笔记上,在课后也一定要及时查漏补缺,将学习思路捋顺一遍。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会向我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他们都能给我很宝贵的意见,对我来说都是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学科类的知识比较琐碎,我觉得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辅助学习,加深记忆。同时也要多看多读,日常积累多了语感也会上来。
Q4:
师姐认为支持您坚持学习,并且真正拿到奖学金的动力是什么呢?
敏:
如果能够找到真正热爱的领域,坚持学习并不会很困难。比如我热爱我的专业,大多数的学习时间我认为是愉快的。另外学习的意义不仅仅是单纯的能力提升,而是大量学习以后会有更加开阔的眼界,积累更多的经验,观察到自我的成长。
江佩菁
女,共青团员,广州新华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A班学生,现任A班班长兼团支书、中文系系刊《新花圃》主编、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助理、中文系第一党支部干事。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429小时,广东省二星志愿者。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广州新华学院二等奖学金、“广州新华学院三好学生”、“广州新华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广州新华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 江佩菁
Q1:
师姐您好,很开心今天有机会可以一起交流,您认为您能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原因有哪些呢?
菁:
主要得益于国家的支持,同时自己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时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妥善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以达到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条件。
Q2:
师姐平时是在哪里学习呀?有什么好地方可以推荐给师弟师妹吗?
菁:
我平时主要是在宿舍学习,临近主要的考证或者考试时,会选择在图书馆、自习室学习,这样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Q3:
请问从高中到大学,从封闭管理到自由的学习环境,师姐是如何快速适应的呢?
菁:
重新为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让自己有事可做,不至于无所事事。当我们树立起目标,我们的大学生活就有了方向,也就自然而然地适应了。
Q4:
在大学学习和生活方面,师姐对师弟师妹们有什么建议吗?
菁:
要有向阳而生的勇气。我挺喜欢罗翔老师的一句话——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人间水火。昨日之我,造就今日之我, 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造就今后的自己。希望师弟师妹们都能从文字中汲取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吴彩莹
女,共青团员,广州新华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B班学生,现任中文系学生会文体部负责人与校图书馆助理。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88小时。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广州新华学院优秀共青团员”、“广州新华学院自立自强学生标兵”、“中文系学生会优秀工作人员”等荣誉称号。
奖学金获得者 吴彩莹(右)
Q1:
师姐您好,很开心今天有机会可以一起交流,我想问一下您是从哪里了解到有关于奖学金的详细情况的呢?
莹:
你好,关于学校奖学金的详细情况我是通过翻阅学校的学生手册了解到的。学生手册中有关于奖学金内容的详细介绍,包括奖学金综合测评的加分细则、奖学金评定条件、奖学金申请与评审的流程以及奖励金额等等。
Q2:
中文系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广博,请问师姐是如何构建知识框架呢?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推荐呢?
莹:
我比较习惯用“由总到分”的方法进行学习。首先通读要学习的资料,了解所要学习的大概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追溯知识源头,理解知识背后的逻辑,最后在课后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通过阅读、写作等输入输出的方式升级我们的知识体系。
Q3:
我们了解到您在学校还参加了勤工俭学,并且是院学生会和团委的成员,想问一下您是怎么做到平衡好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呢?有什么心得吗?
莹: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合理地管理时间,在开始做这件事之前做好时间规划,清楚什么时间内该做什么事,另外要分清楚轻重缓急,先做较为重要的事情。
结 束 语
见贤思齐焉,无论是“学习好榜样”还是“政策宣传大使”,他们身上都有弥足珍贵的、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在遇到优秀学生代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自身的不足,并且从他们身上汲取经验,学习他们的各种优秀品质。希望这次的采访能够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以上便是本次“资政月”线下采访——学生篇的所有内容,非常感谢本次采访中无私与我们分享学习经验的各位师兄师姐们,也祝师兄师姐们以后依然能够在学业上一帆风顺、精进不休!
文丨邹雯
图 | 中文系团委
编辑丨徐菲
初审丨李远良 钟可滢 孔令敏
复审丨李丹 陈飞翔
终审丨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