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存明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记中文系第十三届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决赛
发布日期:2021-12-14浏览量:次
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指引每个人前进方向的一盏明灯,因此培养一名好教师至关重要。
图1 主持人主持
2021年12月11日14:20-18:30,我系于定静楼2-A202举办了第十三届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本次比赛由中文系学生会承办,麻涌镇古梅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李燕萍,中文系师范类课程任课老师杨帮琰、刘巍、张翠玲,以及从事语文教师的2021届优秀毕业生陈晃、李明辉、李志豪等七位老师参会担任评委。
图2 现场评委评分
决赛伊始,党总支副书记杨帮琰老师作开场致辞,对系学生的组织工作表示感谢,并且本次比赛有这么一支前所未有的高质量评委团队的指导,希望选手们能发挥得更出色,得到更多的成长。随即,比赛在迷墙乐队轻快悠扬的歌声中拉开序幕。
图3 党总支副书记杨帮琰老师开场致辞
本次决赛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八名选手参赛,下半场七名选手参赛。各位选手均需经过模拟教学和情景处理两个环节。
在模拟教学的环节,选手们准备充分,展示出各自的风采。他们或语言生动有趣,积极引导学生集中于课堂;他们或课件简洁明了,清晰展示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他们或表达条理清晰,精确解释学生不解的难点。每位选手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只为了在三寸讲台上展露自己的风采,大家可谓不相伯仲,尽展教育者努力奋斗的姿态。
图4 模拟教学环节
在情景处理的环节,每位选手都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在面对学生交头接耳、擅自离座、嬉戏打闹、身体不适等的问题的时候,每位选手都能根据当下环境选择出他们认为的最优解,用温和而不失严肃的语气,迅速而不失轻柔的行动化解课堂难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显对学生的关爱与对教育的热爱。“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每位选手的表现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图5 情景处理环节
在这次比赛中,除了选手们有精彩的表现,评委们也给予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如评委陈晃老师指出了身为教师的礼仪问题。教师除了要有一个整洁干净的外在形象之外,还要拥有礼仪素养。比如说,教师在喊“上课”的时候,要记得鞠躬回礼,给予学生们一定的尊重。其次,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发言要简练,对于教授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圈划重点,体会文章的情感转变。在与学生互动时,不能只简单重复学生的话,进行表扬时要表扬在点子上,不能笼统地发表看法。
图6 教师进行现场点评
身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总结时,李燕萍老师指出,语文教师要求要高于其他学科教师,需要具备的几点重要素养:第一,要增强文本解读能力。“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可以没有多样的教授方法,但是一定要会解读文章,能够提取文字的重点,在教授学生的时候,不是通读全文,而是教授精华。第二,增强对语文课标的把握能力。不同学段、不同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方法是不同的。可参考阅读王荣生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一书。第三,认真学习好心理学、教育学、语文的教学法等师范基础课。“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只有当老师学好心理学、教育学,才能更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与生活,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第四,要练好基本功,加强写字、朗读等的训练。“学生总会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普通话与书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攻克的难关,培养阅读与练字的习惯,写得一手笔顺正确的好字,说得一口清晰的普通话,才能给学生带来一个好的学习榜样。第五,要提升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的能力,通过多钻研、践行语文名师的教学实例去达到。
图7 评委与获奖选手合影
每一位评委都对在场的人表达了殷切期盼,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认真思考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展示完整、丰富的上课内容,应更加考虑学生的感受,用行动温暖学生而非施展强压高压,要反思怎样启发学生,怎样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有所感悟。在今后发展中,更能保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带着娴熟的教书本领和扎实的学术知识走出校园,走向心仪岗位。
最后,进行了颁奖仪式。至此,比赛结束,望每位学子都能在这场比赛中收益满满,在以后的日子里以梦为马,扬帆起航。
附:
中文系第十三届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名单
一等奖:邱渟
二等奖:雷芸、李丽娟、李争
三等奖:范维丹、李玟琪、徐凯婷、钟莹荣、范修立格
优秀奖:郭晓冰、张鸿裕、程庆、郑珈泋、林丹仪、刘谕华
人气奖:林丹仪
最佳课件奖:范维丹
教师风采奖:邱渟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 供稿
文/黎钰莹
图/梁霭萁、高丰
编辑/张翠雯
初审/刘钰冰
复审/余焱松
终审/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