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 | 国家公务员报名开始,要不要去“体制内”,毕业生应该怎么选?

发布日期:2020-10-15浏览量:
分享到:

       从2020年上半年8名清北毕业生南下浙江余杭的街道办、哈佛大学的博士后挥别科研转赴基层,再到最新数据显示,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成为不少“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工作首选。要不要去不少人眼中的“体制内”,一次又一次成为青年人热议的话题。
       在网上众多议论中,我们发现,收入稳当、压力适中、对未来有着稳定的预期,是不少人选择所谓“体制内”的原因。薪资水平中规中矩,创造性、挑战性不如商业公司,以及按部就班的发展路径,是不少“过来人”建议年轻人到市场中闯一闯的常见理由。应该说,这样的认识,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更多是过时的成见和简单的判断,更难免浮光掠影、以偏概全的误解。毕竟,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到国有企业,一句“体制内”,所在的行业千差万别、对应的岗位包罗万象,试图一句话概括所谓“体制内”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未免武断,一刀切地回答什么样的人适合也会失之草率。
       从微观上讲,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毕业生有能力也有权利为自己的未来勾画蓝图。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职业,无论怎么选择都无可厚非。不管是所谓的“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多元的选择更能彰显这个时代多元开放的气质。从宏观上看,标志性的事件、代表性的数据,记录着一个时代青年人的偏好,庖丁解牛间折射着社会对人才的期待、人才对社会的作用。
       不慕虚名,但求实绩,是不少这届(注:2020届)年轻人的选择。有记者回访发现,曾引起热议的几名“余杭干部”,有的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社区引入防控机器人,给出了基层工作的创新思路;有的穿梭在垃圾分类、拆除违建的现场,深入加装电梯、关爱老人的一线,为统筹城乡发展、改进基层治理做出自己的贡献。古语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有机会在生涯的起点扎扎实实地沾泥土、接地气,服务他人、造福社会,对人才的成长来讲无疑是一件好事。
       如果说几十年前大学致力于培养“天之骄子”,今天的大学教育已向全民普及。公民素质提升的同时,社会对人才的期待也在悄然变化。从较早打破本地公务员的招考限制,到请在京高校的校友会出马招贤,一位在余杭创业的企业家直言,“清北人才向余杭基层流动,是当地政府‘精心谋划’的结果”。正如站在时代风口上的互联网“大厂”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近年来伴随数字经济异军突起的片区,同样急需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青年才俊。这不仅是人力资本的帕累托改进,更证明着无论体制内外、职位高低,好平台与好人才始终会相互吸引、相互成就。
       但不同于商业公司以“做大蛋糕”为首要考量,不少所谓“体制内”单位更多关注如何更公平有效率地提供公共物品。正如美国学者福山所说,一个社会能否拥有稳定的秩序和持续的增长,离不开强有力的国家建构,而这当中最有潜力的变量,非人才莫属。在这个意义上讲,选择所谓“体制内”的工作远非一步看到生涯的顶点,而是推开一扇崭新的大门,它等待着有志于“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年轻人们,东风桃李,用青春谱写自己与中国的新篇章。
 
这正是:
学成文武艺,货与千万家。
事业有内外,奋斗无高下。
 
(作者:杨翘楚)
 
原文链接:“学习大国”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klvuYj2lMHWwyKBhcCI_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