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花圃》改报为刊啦!
发布日期:2015-11-25浏览量:次
《新花圃》,是主要面向中文人的系报。其自2006创办至今,已经装载了中文人九年的记忆,是一份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一同成长的报纸。在这九年里,《新花圃》的指导老师和成员们都在这花圃中付出了很多心血,也收获了很多喜悦和感动。
在2015年,学院迎来了她的十岁生日;而我们的花圃,也有了重大改变,现决定将《新花圃》改成以“个性”、“青春”、“原创”、“文学”为定位的综合型中文期刊。
《新花圃》改报为刊因由:
提供广阔创作平台
报纸的容量较小,改为杂志,为中文系学子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能够刊登更多的优秀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们文学创作的积极性。
让“百篇作文”大展拳脚,在求职道路上助学子一臂之力
中文系的“百篇作文”已推行多年,效果显著。可通过杂志集中起来,收藏成本,在鼓励学生们积极创作的同时,提高学生们在就业道路上的竞争力。
记取流年碎影
学生们留下校园时期的青葱回忆。
关于创刊的一些实施细则:
1.杂志宗旨:创办一本属于中文人的杂志,汇聚中文人的文采,发扬中文人的创作精神,展现文学的博大魅力。从身边的故事入手,以丰富、新颖、易理解的视角观望校园,用文字记录下青春岁月的美好瞬间。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文学作品,以丰富大学生活。介绍与中文人息息相关的讯息动态、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经费来源:①系拨款(主要用于印刷费用);②通过拉取赞助获得一定经费。
3.稿件来源:①向中文系各年级学生约稿;②通过“百篇作文”和“书评”的各指导老师推荐;③采用寒暑假的调研文章,如“我可爱的家乡”。
4.稿件类型:百花齐放,呈多样化(主要体裁为散文、诗歌、小小说、议论性文章)。
5.策划编辑:①顾问为系副主任李铭建;②指导老师为杨帮琰、刘皓,另有13级导师李想和14级导师邵言言、马姬慧协助;③《新花圃》编委会及各位干事。
6.版面设计:①简洁、大方的风格;②刊物内容每期有固定栏目四至五个,流动栏目二至三个,同时也会适当增加新的创意栏目。
7.印刷:与印刷厂沟通,谈好价格及相关事情即可印刷。
创刊号(2015年11月25日发行)——封面一、封面二
创刊号(2015年11月25日发行)——封面三、封面四
系刊《新花圃》编委会
201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