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横撇捺书写汉字魂,抑扬顿挫唱响新华声
发布日期:2015-11-26浏览量:次
我们在此刻相聚,带着对学院十周岁的喜悦与祝福,书写美丽的华章,带着初冬的深情与梦幻,领略笔墨的奥妙。2015年11月25日下午,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主办,中国语言文学系团总支承办的第三届“音韵独奏,汉字狂欢”汉字听写大赛初赛、决赛于东莞校区教学楼①-F203正式拉开帷幕。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夏茵英、中文系副主任李铭建、大学语文教研室副主任林玮、中文系团总支书记杨帮琰、中文系团总支副书记李靖、中文系王惠老师、马姬慧老师、邵言言老师、黄晓辉老师、张翠玲老师、吴桂玲老师、蒋晓晨老师、李丹老师、李想老师、李洁玲老师等,以及各系各级同学出席了本次大赛。其中,王惠老师担任大赛初赛的主考官,李想老师担任大赛决赛的主考官。
大赛伊始,夏茵英主任的致辞让在座的评委嘉宾再次明确举办该大赛的目的,并寄予美好期望。随后,20支队伍正式展开激烈的角逐。初赛赛制分为两轮正字题和两轮正音题,以团队为组织单位共同合作参与,各个专业的选手轮流上台作答。选手们一撇一捺展现着新华风采,墨舞飞扬书写着中华精神,他们的精彩表现和迅速的应变能力常常让现场的观众们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而面对一些较为困难或生僻的字形或字音,选手们则及时的请出了队伍的智囊团,智囊团的博学多才更是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
图1:参赛选手紧张答题
经过一下午初赛的争锋角逐,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B队、护理学专业和药学专业四支队伍出类拔萃,过关斩将、杀出重围直接晋级决赛。比分持平的九支队伍则进行附加赛,争夺前七进入决赛的名额。在紧张激烈的附加赛后,进入决赛的七支队伍脱颖而出,他们分别是: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B队、护理学专业、药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法学专业。
华灯初上,转身入冬,但火热的决赛于当晚七点准时拉开战幕。决赛共分为三轮,皆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比拼,各个专业四名选手一同上台答题。前两轮考查正音正字,而第三轮则采取分数清零的方式,重新开始计分。考查的内容也与前两轮不同,主要考查《修身贤文》和《古文阅读》。台上选手们沉着应对,稳定发挥,赛出实力,展现风采。台下观众们热情高涨,喝彩不断。在两轮激励的角逐后,汉语言文学专业代表队胜出一筹,顺利进入第三轮。而护理学专业、药学专业在附加赛后也成为前三甲队伍。
图2:裁判批改答案
第三轮的巅峰对决,各支队伍的选手们脑洞大开、合作无间,以势在必得的气势向总冠军发起冲击。实力强大的护理专业脱颖而出,独占冠军之峰。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药学专业实力相当,不甘示弱,并一度胶着,经过两轮的附加赛,最终,汉语言文学专业战胜药学专业获得本次大赛季军。
最后,杨帮琰书记为本次大赛致辞。这是一次完美而跌宕起伏的汉字听写大赛,不仅考察新华学子对汉字的音、形的熟悉度,同时也更考验新华学子的团结协助。在一场比赛中,心有成竹、饱存智慧很重要,但是在关键时刻如何应对更考验着同学们的灵活与机智。在杨帮琰书记热情澎湃的致辞后,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主持人宣布:获得本届汉字听写大赛荣获优秀奖的分别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法学专业、会计学专业B队和财务管理专业。药学专业获得季军,汉语言文学专业代表队夺得了亚军,而护理学专业代表队凭借着他们杰出的表现和团结的合作精神一举拿下本次大赛的总冠军。
图3:获优秀奖的专业队伍与颁奖嘉宾合影
图4:获季军、亚军的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颁奖嘉宾合影
图5:获冠军的护理学专业与夏茵英主任合影
结字清而峻,用笔精而稳。学子齐欢聚,风采竞相留。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发明的那天起,直到现在一直被中国人使用。正如余光中所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常在。”汉字以方块字的骨骼支撑了几千年的文明,不仅过去、现在,更有未来、永远。相信通过此次汉字听写实践,同学们在书写和实践中,能深刻体会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到汉字对我们的重要性,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汉字书写的行列中,也警醒每一个人不能遗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汉字文化,让汉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图6:集体大合照
至此,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第三届“音韵独奏•汉字狂欢”汉字听写大赛完美落幕,感谢嘉宾评委的出席,还有每一支专业代表队的精彩表现及幕后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横竖交错,传递千年文脉;撇捺相连,书写万世辉煌。这是属于新华的汉字听写大赛,紧张激烈的现场气氛,汉字文化的音符韵律。下一场汉字盛宴,我们不见不散!
(中国语言文学系供稿 文/系团总支宣传部 张可 钟文慧,图/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