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声音里的秘密
发布日期:2020-11-21浏览量:次
为提高我系学生的专业能力,使传统吟诵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系得到更大程度的传承和发展。我系于2020年11月19日晚上19:00在定静楼2-A201举行了“60篇古文阅读”课专题讲座——古诗文经典吟诵。讲座由系副主任、任课老师李铭建主持,2017届中文系优秀校友李文杰、佩兰诗社主要创始人和2020级中文系学生约200人共同参与。
会议伊始,由李铭建老师向参会学生介绍了诗词朗诵比赛的相关事项,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赛场上取得好名次。接着,他为中文系2020年春节征联获奖者颁奖,并对获奖的同学表示由衷的祝贺。在李铭建老师和李文杰师兄互赠礼物后,专题讲座便开始了。

图1 副主任主持并致辞

图2 李铭建老师为佩兰诗社2020年春节征联获奖者颁奖
讲座的开始,李文杰师兄回忆起新华的美好往事,以一首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进入了讲座主题。首先,李文杰师兄让同学们诵读了一遍该词,而后再用粤语诵读此词,并通过粤语的读音阐述了该词的入声韵。由此向同学们介绍入声字的概念,通过诵读曹植的《七步诗》、岳飞的《满江红》使同学们对入声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3 李文杰师兄为同学们讲解《声声慢》中入声韵的知识
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汉字单音节的独特优势使诗词读起来有了独特的美感。紧接着,李文杰师兄讲解了汉字的平仄,让同学们了解了平仄四声的区别和各不同的特色美感,也阐述了世界上所有声调语言的民族,其诗歌都是天然可唱的。随后李文杰师兄给同学们观看了一系列关于诵读诗词的视频,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了解诗词朗诵的魅力。其次李文杰师兄还展示了吟诵与歌、曲、朗诵的区别之处。歌,以音乐旋律为主,不考虑文字的声调,故经常倒字;曲,对文字声调较重视,但衬字、花腔太多,以娱乐大众为主;朗诵,对文字读音重视,因被用于课堂讲授,便常有夸张和做作的成分,与作品感情交流不足。
随后李文杰师兄还通过讲述音韵之美、韵脚相应之美、平仄错综之美来阐述古诗文中声音的奥妙。并向同学们接受我们应该如何朗诵,介绍了不少关于朗诵的技巧。同时,李文杰师兄向同学们讲述了人生的意义,强调了教育的价值,一节讲座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讲座的最后,不少同学向李文杰师兄提出疑问,李文杰师兄也对此做了解答,使不少同学茅塞顿开,通过这一堂别开生面的讲座,同学们对吟诵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中华吟诵文明传承下去正是这次讲座的目的所在。

图4 讲座后同学们积极提问
感谢李文杰师兄此次动人心弦的讲座,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吟诵诗词的方面中学有所成。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供稿
文/刘钰冰
图/钱莹莹、王伟菁
复审/余焱松
终审/李靖、杨帮琰
文/刘钰冰
图/钱莹莹、王伟菁
复审/余焱松
终审/李靖、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