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系列讲座之“朗诵表演艺术”
发布日期:2020-11-11浏览量:次
为深入开展语言艺术文学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我校邀请了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国家朗诵艺术考级高级导师、中文系校外导师万凤明老师做客青年教师讲坛,并召开语言艺术系列讲座。本次讲坛由我校学科与科技管理处主办,中文系团委承办,于2020年11月9日下午4:05在定静楼1D-601举办。本次讲座主要面向19级、20级以及18级专插本同学开展,200多名新华学子到场聆听。

图1 万凤明老师给同学们讲解语言艺术的魅力
语言是我们日常交流的艺术,如何用好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讲座一开始,万老师引导学员们按“123、321、1234567”的节奏拍掌,向同学们说明“一个人没有说话之前,通过言谈举止,会产生一系列的感情符号,这种语言叫做肢体语言。而身为中文系的同学,语言是我们的专业领域,语言艺术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必修课。”作为发音者,要讲究字正腔圆,饱满如珠。万老师在谈到“如何发音的问题”时,他给出了“八百标兵奔北坡”的绕口令让同学们去实践。通过练习绕口令,万老师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发声要靠丹田,简单来说就是“提”笑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接着,万老师又提供了几组绕口令让同学们练习,这几组绕口令虽然都有一定难度,但相信同学们经过反复的训练,仔细斟酌,定能掌握其中的技巧。

图2 同学们在认真听讲
紧接着,万老师邀请两名同学上场进行自我介绍,并对两者的表现进行了点评。他提到,同学们的自我介绍往往过于简单,事实上一个完整的自我介绍应该包含开头的问候语、姓名、来自哪里、兴趣爱好、梦想、心情如何、结尾的祝福语。此外,万老师还教授了基本礼仪。第一,握话筒一般握中间位置,话筒距离嘴三厘米远;第二,女生要成丁字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男生则需呈八字步;第三,走向舞台向大家问好,要向前半步作十五度鞠躬,致谢后需向后半部鞠躬。

图3 自我介绍实践环节
在教授完如何自我介绍后,万老师给了许多句子与文段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他强调,文字通过声音传递情感的时候,50%是通过语气、语调来传递的。因此,同学们练习好语调显得格为重要。在这过程中,万老师带领同学们朗诵诗歌,并鼓励同学们多听民乐与经典乐曲来练习自己的气息。现场欢笑不断,为本次讲座增添了许多乐趣。
图4 万凤明老师与学员的大合照
语言是心与心中唯一的桥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渠道;语言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伴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与对下一场系列讲座的期待,讲座到达了尾声。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谨记万老师的教诲,在以后的交谈中也能表达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语言艺术。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供稿
文/蓝靖
图/施德淇、黄锋萍
初审/姚艳华、黄敬皓
复审/余焱松
终审/杨帮琰
文/蓝靖
图/施德淇、黄锋萍
初审/姚艳华、黄敬皓
复审/余焱松
终审/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