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举行2018学年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暨粤剧研习班结业仪式

发布日期:2020-01-05浏览量:
分享到:

       2020年1月3日,我系2018学年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暨粤剧研习班结业仪式在东莞校区定静楼1-F403举行。出席本次结业仪式的人员有学校党委周云书记、李中生副校长和系党政领导及全体教职工、中文系2019级全体学生、中文系2018学年优秀学生个人及集体标兵获奖学生、首届岭南经典咏流传创作大赛获奖学生、第一期粤剧研习班结业学生和学校美育晚会中文系节目出演学生。本次大会主持人为我系宋俊华主任,他依次介绍到场的嘉宾,宣布表彰大会正式开始。

\
图1 表彰大会开始前

\
图2 宋俊华主任主持大会
 
       在激烈的掌声中,夏茵英书记上台致辞。她强调中文系学子要全面发展,中文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咐,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为目标,坚持“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在2019年,我系取得了不少好成绩,如我系岭南经典咏流传和粤剧研习班在学校美育晚会上的表演精彩纷呈,大获好评,花农社会实践队的研究报告获得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篇优秀调研报告”,同时也对榕树等社会实践队伍获得省“重点团队”等成绩表示欣喜和肯定。并希望获奖的同学和团队,能够不忘初心,勇攀高峰,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
图3 夏茵英书记致辞
 
       大会首先表彰了自立自强学生标兵。他们不负韶华,自强不息,为自己向往的未来而努力拼搏。接下来,大会依次对文体双全的文艺体育优秀学生标兵、充分发扬我系注重社会实践和知识运用的特色的社会实践优秀学生标兵、在学术与创新创业创意上有突破的学术创新优秀学生标兵和具有浓厚学习氛围的优秀学风宿舍、工作表现十分突出的优秀学生组织进行了表彰。他们用汗水为自己的人生描绘了美好蓝图,在各自出色的领域为我系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为我系的发展贡献了积极的力量。

\
图4 文学教研室陈小辉主任(前排左六)、语言教研室王惠主任(前排左五)和文化教研室令倩倩主任(前排右六)给自立自强优秀学生标兵颁奖并合影留念

\
图5 系团委李靖书记(左四)给文艺体育优秀学生颁奖并合影留念

\
图6 系副主任林玮(前排右五)、程露(前排左五)给社会实践优秀学生标兵颁奖并合影留念

\
图7 系副主任李铭建(左七)、党总支副书记杨帮琰(右六)给优秀学风宿舍标兵、优秀学生组织标兵颁奖并合影留念

\
图8 系党总支书记夏茵英(左七)、学科带头人陈斯鹏教授(右七)给学术创新优秀学生标兵颁奖并合影留念
 
       接下来由大学语文教研室李想副主任宣读美育晚会的表彰名单。她指出,这次美育晚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高校美育教育工作,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我系有《花开广州城》《一念清静》《粤韵新秀》《帝女花·香夭》等四个主要节目,对于参与表演的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希望他们能把岭南经典更好地传承下去。宋俊华主任强调,粤剧文化应当保护好,让岭南经典咏流传,又希望这个节目在中文系永流传。

\
图9 大学语文教研室副主任李想宣读表彰名单

\
图10 系副主任李铭建、林玮、程露与参演美育晚会中文系节目受表彰学生合影
 
       第一期粤剧研习班结业了,颁奖前文化教研室令倩倩主任作了结业总结,她指出,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大学生应坚守文化之根,做文化的传承人。同时,我校中文系始终坚持弘扬岭南文化的办学特色,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戏曲文化的魅力。粤剧研习班的优秀学生们,努力挥洒四个月的汗水,换来了华丽蜕变,这份坚持感染了对粤剧学习没自信的同学。她还引用了麻涌私伙局的老艺人说的话:“看到大学生演粤剧,真的特别高兴。年轻人喜欢,粤剧就有希望。”她进一步指出,第一批粤剧研习班的同学点燃了粤剧传承火炬,不忘初心,齐心协力,南国红豆定生根发芽,夺目绽放。这次结课也是一次粤剧文化在我系的发芽成长的契机,增强了我系学子对粤剧文化的自信力。

\
图11 中文系全体领导与第一期粤剧研习班学生合影
 
       接下来为“岭南经典咏流传”首届岭南诗词演绎创作大赛颁奖仪式。由文学教研室主任陈小辉宣读获奖名单,他指出,其实获奖也是不容易的,当初有400份投稿,最后我系的几位同学作品脱颖而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诗词演绎创作是很考验中文系的文学功底的,这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对岭南文化的兴趣,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
图12 文学教研室主任陈小辉宣读“岭南经典咏流传”获奖名单

\
图13 校党委书记周云(右)、李中生副校长(左)为“岭南经典咏流传”获奖学生颁奖并合影
 
       大会不知不觉进入尾声,李中生副校长对本次表彰大会作了总结。他祝贺获奖的同学们,也感激他们为中文系赢得荣誉。他指出,中文系要以传承岭南文化为己任,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近年来中文系已逐渐成为品牌,报考人数逐年增多,打响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文系品牌。他希望2019级的同学们,能向获奖的优秀同学看齐,做到文化薪火相传。

\
图14 李中生副校长作总结致辞

\
图15 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我系同学要向授予表彰的同学看齐,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作为中文人,要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愿我校中文系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再创佳绩。


附:中文系2018学年表彰大会获奖名单
一、中文系2018学年优秀学生个人标兵名单
(一)学术创新类(12名)
陈怡双、罗江南、陆素敏、唐飞蝶、招健维、周泳婷、李秋雨、杨润桦、陈彤、李宣萱、禤婷婷、刘欣沅
(二)文艺体育类(7名)
黄舒婷、陈营、宗惠桃、陈梓丹、李思缘、吴健铵、黄连珠
(三)社会实践类(17名)
陈摩欣、林泳君、曾钰婷、胡芷晴、林惠霞、高学良、陈柳暖、谢丹丹、梁爱雯、吴嘉慧、邝芷琪、陈家燕、谢慧媚、秦雯雯、伍华权、李思仪、聂紫莹
(四)自立自强类(18名)
郭诗敏、张晓君、曾丽娜、朱梓维、柯宇艳、张晓婷、吴冰凤、林泽亮、刘敏仪、叶苗苗、薛诗婷、朱乐怡、林秋玉、谢宛莹、莫渝蔓、张静敏、江小欣、符海琼
二、中文系2018学年优秀学生集体名单
(一)优秀学风宿舍(9个)
5栋北611室(陈营、陈摩欣、李钰婷、柯宇艳)
5栋南516室(陈素嫦、林泳君、张馨文、刘钰梅)
5栋南504室(唐嘉璐、申雨晴、宋佳敏、谭素冰)
5栋南506室(吴冰瑶、林幸君、温思敏、吴冰凤)
17栋233室(钟玉婷、谢秋丽、曾思源、黄子乘)
17栋231室(甘万仪、冯思琪、卢伟诗、符璐)
17栋220室(陈月、谢丹丹、方萍萍、邹俏华)
17栋305室(苏钰琪、林秋玉、陈梓丹)
1栋南212室(李思仪、成丽欣、陈敏、杜佳妤)
(二)优秀学生组织(2个)
榕树志愿服务队  负责人:蔡娇
系团委   负责人:梁爱雯
三、学校美育晚会中文系节目出演学生表彰名单(42名)
(一)粤剧研习班:
陈葆滢、文婷、张炯达、吴其轩、李金莹、梁健荣、刘南彩、邓慧雅、陈乐、植少霞、黄晓铧、莫晓彤、莫念念、聂紫莹、尹慧欣、莫欣然、周倩怡、江小欣、刘海花、周晓盈、刘茵、何晓雯、黄婷妍、徐楚迪、陈苑文、戚玉霞、张桓溥、黎莹。
(二)“岭南经典咏流传”中文系节目参演名单
李思缘、黄靖硕、李玟琪、韩馨瑶、董春岩、陈锦荣、何文杰。
四、第一期粤剧研习班结业学生(44人)
张诗佳、陈葆滢、文婷、庞晶晶、张炯达、吴其轩、李金莹、梁健荣、刘南彩、王瑞钰、邓慧雅、陈乐、植少霞、黄晓铧、徐子嘉、赵智榕、黎莹、莫晓彤、莫念念、聂紫莹、秦雯雯、杨硕、曾金萍、尹慧欣、莫欣然、周倩怡、黄诗茹、江小欣、刘海花、周晓盈、王期萱、刘茵、何晓雯、黄雅彦、张渝珊、曾正、黄婷妍、徐楚迪、黄风华、潘文怡、陈苑文、戚玉霞、许嘉琳、张桓溥。
五、首届岭南经典咏流传创作大赛获奖学生
二等奖
吴雪莹(2017级汉语言文学)
三等奖
金馨(2017级汉语言文学)
袁蓥灵(2017级汉语言文学)
张紫妍(2017级汉语言文学)
陈婷婷(2017级医学影像技术)
王金玉(2016级汉语言文学)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供稿
文/姚艳华
图/王健龙、施德淇
初审/薛玉如、秦雯雯
复审/余焱松
终审/李靖、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