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第一课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发布日期:2019-09-27浏览量:次
当新一代青年学子遇见70岁的新中国,将怎样演奏无愧于时代的交响曲?当新一代青年学子迈进中大新华,将怎样书写无悔于人生的篇章?
2019年9月25日下午,2017级专插本新生齐聚定静楼2-A307,聆听思政第一课。这节思政课由中文系党总支书记夏茵英主讲,她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中心,引导我们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图1 夏茵英书记为2017级专插本新生上思政第一课
课堂伊始,夏茵英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深刻把握思政课的目标和重要意义,深刻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思政课在党的事业全局中的战略定位,自觉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好思政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确保高校正确办学方向,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图2 同学们在认真聆听思政第一课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夏茵英书记说道,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其特别意义在于,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夏茵英书记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找差距,就是要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抓落实,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决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夏茵英书记谈到,广大党员干部应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其次,还应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同时,也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除此之外,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最后,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图3 思政第一课进行中
课堂最后,夏茵英书记寄语新生:不忘初心,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是要坚持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熟悉了解党的历史,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就是要熟知中华民族的历史,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吸取前进的力量;就是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就是要深刻把握理解十九大提出的新论点;就是要把实干精神贯彻到学习、工作中去;牢记使命,就是要争做实现中国梦的“梦之队”一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生逢大时代,当怀大使命。我们要踏着时代的鼓点,以国家的发展轨迹定义个人的成长坐标,把个人追求融入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理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梦之队”的一员,都应该是中国梦的书写者、实践者、圆梦者。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供稿
文/秦雯雯
图/刘凤珍
初审/秦雯雯
复审/李洁玲
终审/李靖、杨帮琰
文/秦雯雯
图/刘凤珍
初审/秦雯雯
复审/李洁玲
终审/李靖、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