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入门之 “功夫在诗外”

发布日期:2019-03-19浏览量:
分享到:

       根据学校工作部署,为促进在校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我系邀请了我系2015届毕业生、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新世纪小学在编语文教师侯健师兄回校开讲新华学子讲坛,同时也是我系的就业小微座谈会。讲坛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主办,校学生处、中文系承办,中文系团委协办,于2019年3月17日早上9:30-11:30在定静楼1-D302举办。本次讲坛由中文系党总支副书记杨帮琰老师主持,系团委书记李靖老师 、学生辅导员阮婕老师和王宇杰老师作为嘉宾出席,来自中文系各年级的180多名学子参加讲座。

\
图1 同学们认真听讲

\
图2 侯健师兄倾情分享自己的从教心得

 
       此次讲坛的主题是“教师入门篇——功夫在诗外”。“功夫在诗外”出自陆游的《示子遹》,指的是学习作诗,不能就诗学诗,而应把功夫下在掌握渊博知识和参加社会实践上。这也正是侯健师兄想要向我们传达的主要思想,要注重掌握知识和实践。
 
备考有方
       侯健师兄认为,若想成为一名教师,最低门槛就是拥有教师资格证,没有该证一切都是免谈。同时,他认为拿教师资格证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难,尤其是中文系学生,所以拿到教师资格证只是第一步,要想进入公办学校成为事业编制教师还要进行面试,他强调这才是重中之重。
       侯健师兄谈到公办教师的招考现状是1:100,竞争非常大。因此,他为我们参加公办教师面试提供了以下几点建议:1.找一所学校进行实习;2.熟习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的教学大纲,学写教学设计;3.增强表达能力;4.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给评委一个好印象。 


回归原点
       侯健师兄告诫大家要了解教师的工作现状,切勿被工作轻松、假期多的假象给迷惑。教师这个行业工作时间长,据调查,中小学老师每周工作时间达到52.5小时,远超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每周40个小时工作时间;除此之外,教师行业的隐形工作多,备课、上课、批业、管理学生、教师培训……忙碌是一种常态。即便如此,教师的门槛也不低。

诗外功夫
       侯健师兄推介了三本书《知识大融通》《最大的错觉》《认知危机》,建议我们从中了解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知识大融通》主张打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边界,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最大的错觉》强调打破网络的煽动性和洗脑性。《认知危机》让我们知道错误的认知并不是缺乏知识,而是因为人们只接受那些愿意相信的观点。 

路在脚下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脚下,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侯健师兄指出,教师这个行业不会过时,也正因为这个特性,所以竞争只会越来越大。同时,公办教师的笔试与面试之间的占比约是3:7,这说明靠死记硬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面试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而应对这一现状的办法就是做好充足的准备(如平均绩点在3.0或以上)、积累足够的经验(包括干部经历、教学实习等),而积累经验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教学实习。师兄告诉大家,实习期间要多听公开课,了解上课的流程、模式并融会贯通,还要对各种课程进行分类,了解各种课、各年级的课怎么上,这样才能做到在面试的时候以不变应万变。最后,师兄劝诫大家,要想成为一名教师应趁早规划,要储备充足的专业知识,做好职业规划和充分的准备。

\
图3 同学踊跃向侯健师兄提问 
 
       讲座接近尾声之时也到了同学的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侯健师兄耐心回答,给予同学们有效的建议。

\
图4 杨帮琰副书记为侯健师兄颁发“新华学子讲坛”证书 
 
       杨帮琰副书记认为,侯健师兄作为我们中文系的优秀学子,值得在校学生好好学习,并向侯健师兄颁发荣誉证书,此次的讲坛也由此落下了帷幕。
       希望同学们能多主动了解当教师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多了解职业现状,规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供稿 
文/薛玉如
图/刘凤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