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首部反映麻涌传统文化剧作《朝花夕拾》荣获2018年广州大戏节“优秀综合表现力演出奖”
发布日期:2018-11-21浏览量:次
2018年11月19日,由我系分身剧社以我校所在地麻涌的地方传统文化为基础创作的剧目《朝花夕拾》,以总分第三名摘得第十三届广州大学生暨第六届青年非职业戏剧节“优秀综合表现力演出奖”。
据了解,本届戏剧节共有48个参赛剧目,获奖剧目《朝花夕拾》是我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锻炼大学生文化原创力的艺术精品项目之一,更首次采用“地方文化调研(体验生活)+专业表演指导”的戏剧创作方式,该创作方法对高校充分发掘戏剧育人潜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具有启发意义。
鲜见“广府传统文化”题材,获广州大戏节青睐
《朝花夕拾》以“当代大学生与传统文化”为主题,讲述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一群即将毕业的剧社学生,计划创作一部反映自己在学校所在地麻涌的四年大学生活的毕业戏,创作调研期间,剧社学生逐渐从对以麻涌文化为代表的“广府传统文化”的陌生隔阂转变为认同热爱,尽管面临毕业前的种种现实压力,学生们依然怀着对小镇的深厚情感和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克服困难完成了这部毕业大戏。
据第十三届广州大学生戏剧节承办单位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朝花夕拾》是近五年来广州大戏节舞台上罕见的以“广府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原创剧作。从广州大戏节初赛到决赛,戏剧节评委广州话剧艺术中心青年导演倪超、广东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张晋琼对该剧宣传“广府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予以高度肯定,张晋琼主任表示,剧中以戏中戏展示的麻涌大步村巡游、兰陵戏台观粤剧等民俗场景鲜活生动,是一部“可以推荐给麻涌政府来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剧作”,学生们生动有趣、感情充沛的表演,大大增强了这部剧的文化感染力。
地方文化调研+专业表演指导,开创高校戏剧育人新模式
在学校党委、教务处和我系党政领导的支持下,分身剧社首次将我系办学特色——岭南文化调查融入戏剧创作,开创了“基层文化调研+集体创作+专业表演指导”的独特校园剧创作方法,即首先组织学生团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麻涌文化实地调研收集创作素材,集思广益完成基础创作后,邀请广州话剧艺术中心项目策划马迅之先生、广州粤剧艺术中心前国家一级演员孙业鸿先生对剧作进行专业打磨和内涵提升。与国内大多数高校学生剧社采用的“个别学生创作或改编+剧社学生照本搬演”的创作方式不同,该剧的创作过程最大限度调动了参与学生的能动性,锻炼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和文化原创能力,并通过校外专业指导老师的点拨,有效提升业余学生剧社的表演水平,有利打造制作精良、感染力更强的校园文化精品。
《朝花夕拾》除在广州大学生戏剧节演出外,还曾于9月和11月分别在校迎新晚会和东莞校区讲学厅定静楼1-F203举行公演,在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在11月7日的公演现场,学生观众税收学专业冯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剧勾起了她对儿时与爷爷奶奶观看闽剧的回忆,引发了她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共鸣;管理学院陈同学称赞演员出色的表演,表示能在自己的学校看到如此专业的戏剧表演,十分骄傲。
据悉,《朝花夕拾》2019年将报名参加金刺猬全国大学生戏剧节。对该剧给予大力支持的李中生副校长表示,希望该作品精益求精,通过参加比赛展示我校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并在更大的范围里弘扬传播广府优秀传统文化。












校网链接:http://www.xhsysu.edu.cn/web/news/shishengfengcai/xixun/33194.html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供稿
文/令倩倩
图/分身剧社、王圆
审校/杨帮琰
文/令倩倩
图/分身剧社、王圆
审校/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