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华主任讲授2018年秋季学期“思政第一课”:立大格局,做新时代之大事
发布日期:2018-09-26浏览量:次
2018年9月25日上午,我系宋俊华主任于定静楼2-D403为中文系2017级全体同学和全系党员讲授“思政第一课”。宋主任以“新时代青年人要做大事”为主题,从“何谓做大事”、“做大事要有格局”和“做大事要有工匠精神”三个层次进行阐发。

新时代的青年须有大格局,方有大的人生
课上,宋俊华主任从当下生活切入,指出不少学生心存功利主义思想,仅关心自己当下的生存与需求,不具备长远目光,没有大格局。他认为,新时代的青年须有大格局,方有大的人生。
通过引用孙中山先生的观点“要发愤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及习近平总书记“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之话语,宋主任进而向我系同学阐明立志做大事的内涵与重要性。
做大事要有格局
“大事与格局互为表里。”宋主任表示,一个人有多大格局,就能做多大的事。同时他指出,一个人的格局与自身经历、所受教育程度及对人生的思考理解是息息相关的,所谓的“局”大,就是有“深”思想、“宽” 眼界、“高”境界、“广”胸怀,由此鼓励我系同学多读书、多思考、多增长阅历,以拓宽眼界、培养大格局。
宋主任认为,我系同学应要学习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大胸襟,学习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要懂得“仰望星空”,怀揣“和国家相联系的理想”。

做大事要有工匠精神
“做大事不仅要‘局’大,而且要‘格’的精细,而‘格’ 的精细,就是要有工匠精神。”宋主任指出“大格局”与“工匠精神”的辩证联系,阐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并认为:对于中文系的同学来说,“工匠精神”首先应体现为专业精神,中文系学生应该要把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应用到本专业上,在专业学习上精益求精,在专业领域里全心全意做成自己能做的事。
这种格局观和工匠精神落实到中文系的人才培养上,就是宋俊华主任所强调的:“ 修身重道,博习笃行,立志励志,自强不息”的系训 ,是新华中文人的格局;“抓三头三文,走岭南田野,以专业服务地方”的训练,是新华中文人的“工匠精神”。

最后,宋主任寄语在场党员和同学:中国正处于大转折时期,希望中文系的学生可以把握时光,抓住机遇,迎接属于自己的挑战。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供稿
文/文婷、甘万怡
图/陶思如
审校/李洁玲、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