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系列讲座之“朗诵表演艺术”——万凤明老师做客我校青年教师讲坛

发布日期:2018-05-31浏览量:
分享到:
 
       为深入开展语言艺术教学,让同学们感悟语言艺术的精髓和真谛。我校邀请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国家朗诵艺术考级高级导师、中文系校外导师万凤明老师做客青年教师讲坛,开展语言艺术系列讲座。首场艺术讲座以“朗诵表演艺术”为主题,由我校学科与科技管理处主办、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中文系团委协办,于2018年5月30日晚上7:30在定静楼1-D201举办。讲座由李铭建副主任主持,中文系王宝琴老师、李靖老师、吴桂玲老师、刘姝老师等5位嘉宾应邀出席讲座,各年级、学校主持人人才库共210多名学生参加了讲座。
\图1 李铭建副主任作讲座致词
       炎炎夏日,万凤明老师的声音就如清泉一样注入每位学员的心田。讲座伊始,万老师引导学员们按“123、321、1234567”的节拍鼓掌,向学员们将讲明“无声语言也能给人力量”,“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碰撞”。
\图2 万凤明老师讲课
       随后万老师围绕“朗诵表演艺术”的主题,通过普通话语调、吐字发声、轻重格式、停顿重音、作品导读、即兴口语、综合测评等方式进行系统的朗诵技巧指导。讲座主要分四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为词语练习。万凤明老师针对普通话发音中声、韵、调的常见问题,展开详细讲解。他向学员说明,词语的词性不同,读法有时不一样;书面语和口语的读法也不同。他提醒学员要注意读音的规范性,并建议学员们备好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便随时查阅。此外,万老师表示,每个声母、韵母都有相关的绕口令,学员若能针对自己的弱项强加练习,定能取得较大进步。在讲座过程中,万老师还随机抽取学员试读,并对症下药,现场纠正学员的发音。
       第二部分是文章段落朗读。万老师向学员传授朗读技巧,“我们朗读时的声音需波浪起伏,可采取气托声、声传情的方法,做到声情并茂”。他让学员试读带有特定情感的句子,并根据学员表现,进一步讲解“气托声”。接着万老师作了朗读示范,加深了学员们对朗读技巧的印象。而后,万老师也用虚声,即“气托声”的方法来朗读了《月光曲》片段,向学员传达了《月光曲》的浓厚情感。
       第三部分为即兴口语表达。这一环节,在万老师的动员下,十位学员自告奋勇上台进行独具个性的自我介绍。在点评了十位学员的演讲后,万老师强调了自我介绍的完整性。他解释道,完整的自我介绍首先要道问候语,再自报家门,引出兴趣爱好这些自我介绍的主流,演讲完后要说祝福语。万老师说:“在讲完‘大家好’后,要向前走一步作十五度鞠躬;在说完‘谢谢大家’后,要后退一步作十五度鞠躬。”万老师称,自我介绍是一种学员走入社会经常应用到的即兴口语,希望学员们要好好学习即兴口语表达。
\图3  十位学员依次作自我介绍
       第四部分为朗诵艺术表演。万老师在朗诵的同时,做着与所选句子贴切的动作,把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巧妙地结合起来,给学员们呈现出朗诵表演的魅力。接着,在万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学员都欢乐地站立着做了《老鼠吃辣椒》《海龟妈妈》的表演。一句句朗诵、一个个动作与一个个表情的配合,彰显了朗诵艺术表演的魅力。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充溢着喜悦,学员们在欢笑的同时,也初步感受到了朗诵艺术表演的精髓。
\图4 万凤明老师与学员的大合照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和对下一场讲座的期待中缓缓落下帷幕。你是否也想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来一场思维的碰撞呢?欢迎下周三继续来参加万凤明老师的讲座。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供稿 
                                                                文/文婷
图/张秀云
审校/李洁玲、杨帮琰
 
                                                                                             
附:
【活动预告】【青年教师讲坛】语言艺术系列讲座之二“即兴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