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系列讲座之“朗诵技巧” ——万凤明老师做客我校青年教师讲坛
发布日期:2018-06-07浏览量:次
为使学员更好地了解及享受朗诵的魅力,提升朗诵技巧,由我校学科与科技管理处主办、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的语言艺术系列讲座第二场于2018年6月6日晚上19:30在定静楼2-A602举办。本场讲座由国家文化部朗诵艺术考级高级导师、中文系校外导师万凤明老师担任主讲人,中文系李铭建副主任担任主持人,李想老师、李靖老师、刘姝老师、吴桂玲老师等6位嘉宾应邀出席,各年级共210多名学生参加了讲座。
承接上一场“朗诵表演艺术”讲座,本次讲座万凤明老师主要通过带领学员进行读准字音、情景再现、对象感、内在语、重音、停连节奏、语气语调、常用符号等综合训练来讲授朗诵技巧。
讲座伊始,万凤明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朗诵与朗读有什么区别?”随即他对这个问题作出解释:朗诵是在朗读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的有声语言,朗读是书面语,而朗诵具有口语化色彩,强调对象感与情景再现,并呈现波峰波谷式走向。而后他讲解了一些朗诵常用标记符号,建议学员平时多在朗诵文章上标记,以辅助朗诵。

讲座上,他通过用作品导读形式来讲述相应的技巧,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形式来带动学员学习。每讲解一个作品选段,万老师都会提醒学员标记停顿、连接、颤音、重音、轻音、上扬等符号,以此帮助学员把握情感,更好地进行朗诵。

在请老师和同学朗诵完作品选段后,万凤明老师便会指出其不足,并对作品进行深入讲解。他讲授了很多技巧,如动作性词语、方位名词要加重音,后鼻音要做到颅腔共鸣,当并列词语出现时,后一个词语要比前面的词语读得更重一点,以“j、q、x”开头的词要微笑着读等。他还强调,有些句子要读出二重奏、三重奏。除此之外,万老师还讲到了气息的问题,指出有些句子要偷一口气来读,要求“气托声、声托气、声情并茂”。在讲座中,他也一直强调朗诵要讲究节奏,要有起承转合。在朗诵时,欲强先弱,欲快先慢,以此作铺垫,才能完成好的朗诵。

在讲座即将进入尾声之时,万老师带领五位学员在讲台上以朗诵表演的形式展示了《儿童诗歌》,借此希望学员都能将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有效结合起来。伴随着学员的欢乐笑声,有趣的朗诵讲座也缓缓落下帷幕。

讲座结束之时,万凤明老师和全体人员拍摄了大合照。截至目前,万凤明老师的系列讲座进度已过半,下周三的即兴口语讲座,万凤明老师又将带来怎样的精彩内容呢?欢迎各位中文系同学前来倾听,感受这视听盛宴!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供稿
文/文婷
图/张秀云
审校/李洁玲、杨帮琰
附:
更多详情:http://www.xhsysu.edu.cn/web/yxsz/Chinese/huodongyugao/29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