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系列讲座之“即兴演讲” ——万凤明老师做客我校青年教师讲坛
发布日期:2018-06-14浏览量:次
为深入开展语言艺术教学,让同学们感受语言的魅力,我校邀请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国家文化部朗诵艺术考级高级导师、我系校外导师万凤明老师做客青年教师讲坛,开展语言艺术系列讲座。本场讲座为第三场,以“即兴演讲”为主题,由我校学科与科技管理处主办、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中文系团委协办,于2018年6月13日晚上19:30在定静楼2-A201开展,各年级同学、主持人人才库的同学积极参与。中文系刘姝老师等4位嘉宾应邀出席。

讲座伊始,万凤明老师以一首沂蒙山小调作为开场,与同学们积极互动,活跃现场气氛。紧接着,他转入正题,围绕着“即兴演讲”的主题,将本场讲座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讲解。
第一部分为无声语言练习。在练习完沂蒙山小调后,万凤明老师为大家播放了一首戏曲的片段,让同学们重点关注戏曲演员们的眼神变化并邀请了两组同学上台进行表演。他认为,眼神是无声语言,是直击心灵的一种力量,我们在学习有声语言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无声语言。

第二部分为本次讲座的核心部分——即兴演讲实训。万老师随机抽取同学进行即兴演讲。在同学们即兴演讲的过程中,万老师提出了“意核在先”和“意核在后”的概念。“意核在先”即是先说主题,先总后分;“意核在后”则是先分后总。同时,万老师提示各位同学要运用五觉法(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及视觉)来感受演讲的变化。在听完各位同学的即兴演讲后,万老师总结道,即兴演讲不仅要使用口语化语言,还要通过口语化的语言由表及里,说出内涵。
第三部分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朗读与命题说话。万老师用十六道题向同学们展示了相关技巧。随后,万老师将话题合并同类项,即将命题演讲分为三类,用一个话题串讲多个主题。万老师表示,这将有助于让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减轻负担。

讲座最后,万老师提议大家“动起来”,与同学们共同表演了《小熊盖房》。在这欢声笑语中,大家再一次感受到了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的魅力。
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下,本场讲座落下帷幕。这已是万老师的语言艺术系列讲座的第三场,转眼间就要接近尾声。下周三(2018年6月20日)为万老师语言艺术系列讲座的最后一场,精彩不容错过,各位同学需抓紧这最后一次机会,到场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供稿
文/曾思源
图/冯思琪
审校/李洁玲 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