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讲坛 | 周建平博士做客“新华学者讲坛”,宣讲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

发布日期:2018-06-23浏览量:
分享到:
 
       6月22日下午,广东省宣传部宣讲团成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聘参事、羊城晚报报业集团顾问、中山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周建平博士做客“新华学者讲坛”,为我校师生作“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专题学习”主题演讲。讲坛由我校学科与技术管理处主办,中文系、中文系党组织承办,中文系学生会协办,我校副校长李中生、中文系主任宋俊华,中文系副主任夏茵英、李铭建,中文系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全体成员和中文系各年级同学到场聆听。
\图1 周建平博士做客“新华学者讲坛”,宣讲“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
       在讲座中,周博士围绕“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三个层次清晰地阐述了我国坚持“文化自信,弘扬文化力量”的重要性,着重突出了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作出的努力,从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论述了应如何身体力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的要求。
\图2 讲座现场
       周建平博士首先阐述了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在古今中外历史发展中的深刻意义。他以各国文化模式受文化自信和文化力量影响而产生的差异;以中国、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的历史文化自信展现出不同的文艺形态为例,对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底蕴、文化模式进行深入剖析。
       此外,周建平博士还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从意识形态不同的表现形式——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确保我国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图3  在场师生认真聆听宣讲
       周建平博士的讲座观点准确扼要,向在座的全体师生呈现了一场关于文化力量的饕餮盛宴,让聆听讲座的党员、学生走出书本、真实地去感受鲜活的文化带来的思想力量。我校李中生副校长结合周建平教授的讲座向在座的师生提出:“把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结合到非遗保护中的文化认同中去。弘扬岭南优秀文化,讲好广东故事。”他表示,本次讲座对我校师生对坚定文化自信、践行文化使命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学校社会主义新文化以及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标杆。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供稿
文/王鑫垚
图/陈文彬、薛楚尔
审核/李洁玲 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