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师生共话人才培养

发布日期:2017-05-11浏览量:
分享到:

      根据我校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安排,中文系于5月10日(周三)下午14:30-17:00在格物楼2-A204召开期中教学研讨会,广泛征集师生对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建议意见。分管校领导周云书记、系副主任夏茵英、系办公室副主任杨帮琰、李想、何研、刘皓、李丹等教师代表,13级至16级各班代表共24名师生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教学秘书蒋晓晨主持。


图1  周云书记、夏茵英副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认真交流
      会上,各班代表准备充分,整理并汇报各班同学反馈的意见或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设施、生活环境等三个方面。
      教学内容方面,学生建议增加文学作品相关的专业任选课,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等文学史类课程打下文本阅读的基础;文秘英语与写作这门专业限选课名词术语较多,实用性不是很强;因法定假期冲掉的课程如古代汉语(二)、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学生希望能适当地补课。此外,学生也反映了一些对大学英语、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课的意见,也派了代表在这些课归属单位召开的座谈会上再次进行反馈。
      教学设施方面,希望能适当增加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比如中午持续开放,晚上开放到10点30分,周日对外开放等,希望在图书馆或教学区增设考研学生学习专区;周六日增开自习教室数量;改善教务系统的现状,方便学生上系统学习或查询信息;希望所有教室都安装空调。
      生活环境方面,希望创客坊晚上控制音乐播放时间和音量;中山像至格物楼2的校道有异味,疑似五味子枝叶腐化引起,希望能得到处理。


图2  学生代表在反馈各班意见与建议
      周云书记、夏茵英副主任以及在场的任课老师仔细聆听并记录了各学生代表反映的情况,作了适当的回应。
      学生谈及思政类课程较为枯燥,把握不住重点时,周云书记语重心长地与学生解释:这类课程的“获得感”不会立竿见影地体现出来,它教会学生更多的是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如何正确地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信学生们随着阅历的渐长,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也促使老师注意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在教学楼区大面积安装空调的问题,周云书记向学生解释,因东莞校区电力负荷不够,大面积安装空调,容易跳闸,目前学校正在进行电线线路扩容。


图3  周云书记认真听取学生代表意见与建议
      2015级学生谈到,有时上午上了5节课,下午接着上课,中间没休息时间时,夏茵英副主任回应说,这说明我们大一大二课程多了。以前是同学们建议大一大二要多排课。今年听同学们反映,大一大二课多了。我们系领导和老师们正在讨论调整课程设置,将某一二门课程安排到大三上,以使课程分布更均匀更合理。
      周云书记回应学生,会在学校周四的校长办公会上转达同学们提的问题和建议,有些问题要与相关的部门协调沟通才能解决。
      在最后的总结中,周云书记称赞中文系老师和学生把新华学院当作自己的家,建议学生今后继续积极主动与学校沟通,提建议,与学校一道建设好我们的家园。周云书记说,听了中文系教师授课初赛,感觉中文系教师队伍整齐,老师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希望中文系教师在学校的领导下,“全方位全过程地把育人工作做好”,培养出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文/蒋晓晨
图/蒋晓晨
审校/夏茵英、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