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中心古诗文吟诵组成员开展首次培训交流
发布日期:2015-12-07浏览量:次
为传承汉语中诗词文赋的传统诵读方式,弘扬吟诵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体会吟诵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12月4日晚,我院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中心古诗文吟诵组于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究中心办公室,进行吟诵的专业知识的首次培训交流。
在播放的阵阵悠扬深情的吟诵声中,吟诵组成员纷纷到达现场。在简单的自我介绍热场后,吟诵培训便正式开始了。
什么是吟诵
“中国传统的读书方式,是吟咏和诵读的概括。吟诵一般适用于诗词曲,诵读一般适用于经史文赋。”在现场吟诵爱好者踊跃发表自己对吟诵的认识后,吟诵组组织者李文杰引用华锋先生的话对吟诵展开阐述。新文化运动以来,吟诵这一中国式读书法几度冷落,但仍不乏倡导继承传统的有识之士。作为吟诵爱好者的我们,有责任将中国诗文的特定展读方式传承并弘扬下去,这也是吟诵组挂靠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中心,面向全院招收吟诵爱好者的初心。
对吟诵的认识不能止于概念的定义,更需要明白吟诵不仅是一种治学方法,也是古人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区别于从西方传入的朗诵的读书方法。吟诵者可以通过运气发声及腔音唱法吟诵诗词文赋,表达自己从作品中体会到的涵义与情感。《毛诗大序》中对诗的经典解读也启示我们在吟诵的过程中需采取以情而定的态度。
吟诵组组织者、中文系13级李文杰向现场成员对吟诵展开阐述
此次培训交流的目的在于对全体吟诵组成员进行吟诵入门知识的介绍。吟诵组组织者、中文系13级李文杰为现场吟诵爱好者讲述中国诗词中平仄的区别,并揭示“平上去入”四声的基本特点。其中,入声字是四声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在吟诵中更应该注意加以阐释。李文杰还穿插讲解了粤语的九声六调。粤语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粤语吟诵对于体会古诗文的节拍与韵律具有特别意义。吟诵组组织者李文杰引用王步高教授从“现代汉语拼音辩入声字”的方法对入声字的分辨进行深入解析,建议吟诵组的南方成员结合家乡的方言分辨入声字。并以杜甫的《登高》考察现场成员是否掌握对入声字的辨析。
在掌握了平仄的基础知识后,吟诵组组织者李文杰带头诵读《大学》,现场成员纷纷摇头摆身,颇有古代文人吟诵之风。更有学员运用山东方言进行吟诵,现场气氛十分融洽。
培训交流会现场
经过现场成员的讨论,吟诵组作出了近期规划: 一、于周一、二、四晚上九点半到十点二十分进行晚读;二、每周进行一次培训交流;三、每月举办一次内部沙龙。
而传承吟诵这一传统国学教育并非易事,需要全体吟诵爱好者共同努力,一步步实施规划。基于此,吟诵组组织者李文杰提出了吟诵组的中期规划:一、吟诵组于下学期组织到茂名市龙林书苑雅集、采风、旅游或到苏州、常州一带及其它地方采录、采风;二、邀请东莞中小学教师到我院开展沙龙活动。当然,任何组织都离不开长远的计划,吟诵组作出了进行田野调研、非遗进校园等长期规划。
最后,吟诵组组织者李文杰寄予吟诵组全体成员:一、铭记一份责任: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二、存有一份坚持:术疏则巧者亦拙,业久则粗者亦精;三、保有一分清醒:不求名利,无为而为。
(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中心古诗文吟诵组供稿 文/彭司 图/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