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家书,重拾尺牍深情
发布日期:2015-06-19浏览量:次
“你为什么说你是一个中国人?”6月17日下午三点,在我院东莞校区教②A402课室,由学院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部主办、中文系承办、中文系学生会协办的题为“尺牍书疏记忆,千里面目情感——拯救家书”的讲座上,主讲人——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粤海风》杂志编辑管琼女士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在场学生和我系副主任李铭建、办公室副主任杨帮琰、14级辅导员李丹、系行政秘书吴桂玲,以及嘉宾许光烈教授等人都因为这个问题陷入了深思。
因为我们生在中国?因为我们说汉语?因为……各式各样的答案都不足以有力地回答这个问题。而管琼女士在接下来的演讲中给出了新的启发:从“拯救家书”中我们能知道一二。
在讲座中,管琼女士给我们分享了很多关于家书的故事,有她自己受到姑父的启示而开始收集家族书信并编写祖父的《玉和公札记》的经历,有一个经历过战争的朋友在战地书写朴实而感人至深的遗书的故事,还有一位父亲十几年坚持为自己孩子写信的故事,这些娓娓道来的故事让在场所有人感受深刻,也把大家带入自己曾经书写信件的回忆中。
不少人都曾给自己的家人、朋友写过信,但却很少人想过要把这些信件收集保存下来。今天管琼女士开展“拯救家书”讲座的目的,正是希望我们能够重视家书的意义。“家书,联系着我们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家庭之间、亲人之间的感情……”“古时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其字里行间蕴含的内在修养、内在文化,都是我们的一种宝贵财富。”“家书表达的是一种情感,能见证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在于你的文化修养、文化基因!所以你能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涵养的中国人。”……管琼女士在讲座中如是说。
在讲座中,管琼女士建议大家有时间多去浏览“中国家书网”(网址:http://www.jiashu.org/),以便更好的了解“家书”,还特别推荐了《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著名家书。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家书”即将面临消失的时代,她呼吁大家能行动起来,一起拯救家书,希望我们都能积极参与到“拯救民间家书”工程的活动中来!
管琼女士的精彩讲座在一片掌声中落下帷幕,许多学生意犹未尽,在提问环节都积极提问,与管琼女士一起交流家书文化,这让管琼女士和在场的嘉宾老师甚感欣慰。看来,“拯救家书”的希望曙光就在前方!

图1 管琼女士在讲座中给在场师生朗读了一小段家书

图2 管琼女士的本家14级管鑫同学活泼提问

图3 管琼女士与我系《新花圃》小记者、学生亲切交谈

图4 许光烈教授、管琼女士与我系师生合影

图5 李中生副院长、张均主任向谭运长教授、管琼女士介绍我院东莞校区建设情况
(文/ 中文系《新花圃》 刘三妹,图/刘三妹、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