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锋 | 记中文系最美逆行者——史可可老师

发布日期:2021-07-02浏览量:
分享到: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众志成城,此战必胜。六月中下旬,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疫情告急,诸多志愿者积极响应校党委的号召,立即投身抗疫工作前线,用实际行动证明抗疫决心。中文系史可可老师是众多抗疫志愿者中的一员,他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前往战“疫”前线——校外隔离点关爱新华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中文系记者站于2021年6月25日对史可可老师进行了线上采访:

图1 史可可老师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疫情当前,谁都不是局外人
       记者:请问您为什么要选择当抗疫志愿者,您的加入的初心是什么?
       史可可老师:在疫情面前,没有一个旁观者,谁都不是局外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有英勇无畏、乐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觉悟与行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当看到疫情下自己的学生处于困境中,我们应该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风范;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应该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你问到我做抗疫志愿者的初心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办点实事儿,通过一己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正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我想,换作其他党员,也会有同样的想法与行动。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记者:请问您做抗疫志愿者多长时间了,感受如何?
       史可可老师:我是6月21日开始做抗疫志愿者的。由于全体师生都被要求居家、居宿舍隔离,我最初是和其他志愿者一同负责校内家齐园B栋教职工的三餐配送,而后参与到14栋学生宿舍物资配送,以及17栋学生宿舍巡查。目前在校外隔离点负责疏导学生心理、服务学生日常等工作。在抗疫志愿服务过程中,虽然会遇到诸多困难,也会感到劳累,但当看到学生们得到帮助时的会心一笑,当看到学生们的朋友圈纷纷给抗疫志愿者的点赞,当看到学生们对志愿者表达的关爱与叮嘱,就会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图2 史可可老师、蒋晓晨老师、杨一秀同学给全体新华人加油打气
 
        情系学生,选择无畏
        记者:请问在参与抗“疫”志愿活动中,疫情尚为严峻,您是否有过恐惧身边的家人朋友支持吗?
        史可可老师:在抗疫过程中,恐惧是没有的,倒是有担忧,就像谁都不希望得病一样。我担忧如果没有做好防护而成为了被志愿服务的对象,那样多不好!因为我向来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我参与抗疫工作得到了家人与身边朋友同事的支持。同时,我的太太也参与到了抗疫工作中,她也是一名抗疫志愿者,我也要为她点赞!

图3 史可可老师与志愿者在校外隔离点搬运物资

       向柏廷广教授致敬
       记者:请问您在抗疫过程遇到过哪些困难或者趣事?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史可可老师:在抗疫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趣事都有的,但我想分享一件令我感动的事情:那是6月21日晚,信息科学学院的柏廷广教授,已64岁高龄,从晚上8点开始给14栋学生宿舍——学校隔离宿舍楼中最高风险的宿舍楼,每一层每一间宿舍学生派送食品和防疫物资,连续工作至将近24点。这样的精神,着实让晚辈为之动容,让人感动不已,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向柏廷广教授致敬!

       我们不孤单,新华加油
       记者:作为教师抗疫志愿者中的一员,您想对新华的同学们说些什么?

       史可可老师:作为教师抗疫志愿者中的一员,我想对新华的同学们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防控就是责任,坚持就是胜利!
这是一群可爱可敬的人,他们在危难之中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彰显了无私奉献、共克时艰的精神面貌。“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国有所需,我必前行。”我校教职工挺身而出,投身抗疫工作,把爱与善、光与热,传递给身边的人,以一抹鲜亮的“防护蓝”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还有许许多多抗疫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投入到最前线。
       “新华从来不孤单,我们一起加油!”让我们向每一位甘于奉献的志愿者致敬!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供稿
转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罗嘉欣
图/史可可
初审/姚艳华
复审/余焱松
终审/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