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顺利举行2023年寒假社会调查动员大会
发布日期:2023-01-11浏览量:次
云霄揽翠微,莺啼暗春光。
为更好开展2023年寒假社会调查,我系于2023年1月8日晚召开社会调查专家见面线上会议。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朱忠飞和广东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郑姝莉受邀出席。我系李铭建副主任、党总支杨帮琰副书记、文化教研室吴良生博士、各寒假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及2022级全体学生出席此次动员会。
动员会主要围绕如何开展田野调查进行。主持人吴良生老师指出,通过田野调查,强化自身的专业化、社会化,满足文化对接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需求。随后,主持人介绍了到场的两位嘉宾,并提出以人类学为基础的田野调查,不同学科角度下田野调查方式不同的问题。
图1 吴良生老师强调田野调查的重要性
对于这个问题,朱忠飞教授给出了历史学角度的解答。进行田野调查前,应该对于调查点进行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以此为基础选择较为具体的田野点,并作进一步的整体性认知。在访谈过程中,应当采用平实的语言,以更好地向受访人员学习;同时,如实记录访谈时的对话,观察受访人的受访反应。访谈后,需要依照调查目的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除此以外,也可以在遵循系统性、归户性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搜集与整理。关于田野调查点的选择,不要局限于一个田野点;在进行多次的田野调查,进一步获得田野资料后,应当多次划分田野点。
图2 朱忠飞教授谈田野调查
郑姝莉研究员在朱忠飞教授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分享自己的田野调查经历,介绍如何更加准确、快速地选择田野调查点,讲解了该如何获取地方的“守门员”信任,建议同学们选择封闭性、结构性的访谈。她也提醒同学们要带着问题意识进行访谈,在进行田野调查中应当切身体会当地人的生活,代入当地人视角来看待问题。
图3 郑姝丽研究员作补充讲述
通过两位专家的讲解,同学们对田野调查有了更深的了解,纷纷积极地向专家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中,2022级C班的张佩妍同学问到:在进行非封闭性采访时,应当如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郑姝莉研究员回答道:如果访谈内容必不可缺,可以选择事后补充,也可以在系统性调查受访者的基本情况下,通过访谈与受访者相关的人进行多方面的补充。
最后,李铭建副主任就中文系“能写”“会说”“懂事”的三个特点再次强调开展社会调查的意义,提出与社会调查相关的注意事项。他热切地希望,中文系的同学们能够利用寒假时间开展社会调查,并有所收获。
图4 李铭建副教授再次强调社会调查的意义
附:动员会录制视频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 供稿
文 | 冯宇琪
图 | 李珊珊、龚俊杰、梁蔼萁
初审丨黎钰莹
复审丨高丰
终审丨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