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举行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师生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3-11-17浏览量:
分享到:


为全面了解授课老师与学生对于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意见及建议,我系于11月15日下午2:30—3:50在格物楼2-B201中文系会议室召开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师生座谈会。中文系副主任林玮、各教研室主任、各班班主任、各年级辅导员、教务秘书及学生代表等2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图1 参会师生代表

图2 林玮副主任(右)、申亚茹老师(左)

在会议开始前,各参会老师及学生代表分别作了简单自我介绍。随后,林玮副主任更是表示,新学期进度过半,在此期间学生状态良好,老师按计划正常推进教学工作,但还存在待完善之处,希望在此次会议中师生代表积极发言,学生提出班级问题与建议,老师共同商议做出解释,以便于今后教学工作得以更好进行,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会议正式开始后,首先由各教师代表对班级教学工作及学生状态进行反馈。21级AB班的教师代表反映,当前班级班风良好,通过与班干的交流得知学生目标清晰,但存在对学生学习关注不到位的现象,而对于这个问题,该教师表示会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其次相较于大二,大三科目针对较少,更为侧重“实习”即学生可根据工作及学习方向进行选修。21级EF班的教师代表反映该班级学生为今年通过专升本考试新入学的学生,由于入学时间短,师生之间交流还不足,但在巡课时可见学生整体状态良好但也不可避免存在少数浑水摸鱼的现象,该教师表示今后会加强交流,未来同班干深入沟通。

图3 全体教师代表

在教师代表反映结束后,学生代表进行发言。

在课程学习方面,首先由21级学生代表提出希望老师能够分享课堂PPT以便于课后复习,同时能在课堂上强调重点以便于明确学习重心,而后在任选课方面希望能够少理论多实践。对于上述问题,申亚茹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关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可自行与老师进行沟通反映,有关任选课这个问题学生存有一定的认知偏差,实践是以理论认识为基础进行发展,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学生不应仅为期末考而学,而应跟紧老师节奏,牢记人生处处是考点。之后则是由其他学生代表反映出部分同学认为个别课堂存有课程进度较快、授课形式枯燥单一甚至出现照本宣科等现象,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抓不住重点、不知如何去学等问题,希望相关教师能够减慢授课过程中重难点的速度,并且能够将课程相关知识引进课堂从而丰富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对此,系领导表示会同相关老师进行沟通并持续跟进教学情况。

在课程设置方面,22级学生代表反映目前轮流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体会不同老师的授课方式。在场老师对此也表示该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21级学生代表则反映希望增设有关就业方向指导的相关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而对此问题,在场系领导即刻表示该类课程会出现在大三下半学期。

图4   22级学生代表谢雅韵发言

除去上述两方面,此次会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迷茫”,该类现象主要出现于23级大一新生身上。据23学生代表反映,目前部分学生还存在无法适应大学生活、不认可大学的学习方式、对待专业认识不清、排课多、作业难度大等问题,这使得该类学生对未来产生迷茫。对此,林玮副主任表示,这是正常现象,但应尽快调整,明确就业以及学习方向。关于排课,为让学生有时间阅读文学作品在大一打下基础,专业课排课并不多;而公共课多是教务处的统一安排,所以希望学生能够提高时间管理水平,加快适应大学课程。为提高学生积极性与语言表达能力,学校今后也会丰富考核方式,采取老师抽签与学生自愿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图5  23级学生代表朱秋睿发言

在学生代表积极发言后,林玮副主任就相关课程发表看法,点出了难度较大的两门科目——“现代汉语”与“古文阅读”,并询问现场学生代表了解其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困难,表示学生需多在这两门课上花时间背,可以让老师提供相关学习网站资料加强理解。最后,肯定了我系部分老师用游戏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不少同学反映该教师授课方式生动有趣,并表示其教学方式值得其他老师学习借鉴。

本次会议上学生代表积极发言,老师们有问必答,为我校教学工作的持续推行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建议,相信通过本次会议,我系教学工作能够得以更好地发展,开启教学工作新篇章,中文系能够越来越好。

图6  座谈会参会全体人员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供稿

文 | 张艺凡

图 | 莫伟皓

初审 | 张汝君

复审 | 陈雨菲

终审 | 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