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学子赴泰国开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4-05-27浏览量:
分享到: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教育交流合作,5月18日至5月26日,在广州新华学院(以下简称“学校”)董事会的大力支持和学校领导、外事处的推动下,中国语言文学系师生抵达泰国巴吞他尼大学(Pathumthani University)开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实践活动。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实践活动由学校董事会董事、副校长兼国际学院执行院长刘婉莉(霖霖)部署,本次由中文系党总支副书记杨帮琰和王宝琴教授带队赴泰国巴吞他尼大学,依托该校进行学术和文化交流,感受泰国的多元文化魅力,体会中泰文化差异,拓宽视野。

图1 中文系师生与巴吞他尼大学领导老师合照

在九天的社会实践中,同学们学习泰语、文旅推广、泰式按摩、传统泰国菜和香皂及鼻通的制作等,感受泰国商业文化与小摊经济文化,还参观了大城王府遗址、郑王庙、大皇宫等历史文化古迹。一砖一瓦,欢声笑语,人流与古迹交汇成一处别致的风景。无声的砖墙、佛殿跨越千年与我们对话,在那一刻,同学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通过此次实践,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泰国当地文化的了解,还体验到国外生动有趣的上课模式——师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在一来一回的思想碰撞中,师生彼此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同学们还收获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和丰富的知识,发觉了泰语与广东方言的相似处,从而发觉了泰国与潮汕的渊源——泰国第41代君王、华裔民族英雄郑昭的祖籍是广东澄海县。

图2 Ajarn Kung给学生授基础泰语课

图3 Ajarn Aey指导学生做文化产品推广

图4 老师给学生教授泰式按摩

图5 学生在制作鼻通

图6 学生制作的鼻通

图7 学生制作的香皂

图8 考察大城王府遗址

图9 考察郑王庙

12E8D

图10 夜晚的郑王庙

图11 考察大皇宫

5月25日上午,巴吞他尼大学为同学们举行了社会实践结业证书颁发暨闭幕典礼。在典礼开始前,实践队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就学习感受、中泰差异、中泰合作三方面进行分享。各组精彩的展示赢得泰方老师的肯定。随后由巴吞他尼大学副校长Nithima Yuenyong博士为大家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对同学和老师表示赞美和祝愿。

图12 泰方老师对小组研讨成果进行点评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实践活动为中文系学子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国际交流学习机会。通过探索当地文化,感受异国独特的文化风情,师生们进一步拓宽了国际视野,尤其是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两校间的友谊与合作,为未来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为促进中泰的友谊长存献一份力。

据悉,巴吞他尼大学于1999年12月创办,是唯一以巴吞他尼府名字命名、为巴吞他尼政府重点扶持的大学,也是泰国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之一。该校创办以来以高质量的教育课程和丰富的科研成果受到泰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赞誉。目前有在校学生一万多名,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印度、不丹、尼泊尔、越南等国的留学生。


实践心得

个人而言,泰国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国度。其佛教文化随处可见,深入到每一处的建筑和绝大多数国民的日常生活中。而在饮食、语言、集市等方面,泰国在展示自己的特色、风情的同时,又跟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因此总充满着亲切感。见证着曼谷的繁华和普通县城的平淡,又恍如我国的昨日,我更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易,更感我国今日之强盛美好,是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极限挑战的结果。

——杨帮琰老师


时间荏苒,九天的社会实践圆满结束,有不舍,也有震撼。时光回到去大皇宫的那天,“斑驳疏影醉马墙,摇曳婆娑诉过往。”驻立于菩提树下,抬头仰望高高的佛殿,人显得尤为渺小,瞬间理解苏轼所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历史的厚重透过这无声高大的砖墙在诉说。神圣的殿堂,人们庄严地祭拜着他们信仰的佛,我感受到了不论何时何地,人民对于美好安宁的生活总是充满着无限向往。

——2021级张冰纯


为期九天的泰国社会实践圆满落下了帷幕,回望这九天,我学习了泰式按摩,参与制作口味独特的青木瓜沙拉,DIY手工香皂和鼻通。于我而言,这是一次惊喜而新奇的体验。在参观郑王庙和大皇宫时,我感到了由衷的敬佩。庄重肃穆的庙宇,金碧辉煌的宫殿,高耸入云的塔尖,这是泰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与勇气的赞歌,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是人类历史长河的见证者。泰国人民的温暖和包容深深地打动着我,我想我永远也无法忘记他们热情似火的笑容和拥抱。笔至此处,我不禁由衷地感叹一句:“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2021级卜祎


有幸参加了学校的泰国社会实践项目,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泰国的文化,更让我在心灵上得到了洗礼。

泰国的建筑、艺术、饮食都透露出浓厚的民族特色。本次社会实践参观了大城府、郑王庙和大皇宫,感受到了泰国人民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在学校学习了基本泰语和泰国文化,亲自制作了地道的泰国美食、提神的鼻通、精致的香皂,还学习了泰式按摩……这些经历都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此外,我还结识了许多很棒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玩、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

这次泰国社会实践,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更得到了成长。这次经历将激励我不断前行、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2021级黄晓莉


泰国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是历经十二小时的返程之旅。当我踏上回国的机场,本应该是开心且期待的心情却因为老师的一声声“don't cry”变得沉重。当我真的回到了学校,才意识到九天的社会实践就真的就此结束了。还记得第一天凌晨五点的天空,我们坐上了去往机场的大巴,一幕幕仿佛都在昨天,大皇宫、郑王庙、曼谷街头的许许多多景色、和小伙伴的相处每一幕都在脑海重映。在这九天,我学习了泰语、制作了香皂、鼻通、当地的菜品,一系列对泰国文化的接触也让我从一开始不适应而爱上了这个国家。我想这九天的时光一定会像泰国永不停息的夏日一般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期待未来再续的泰国行。

——2021级王晓敏


九天,如梦如幻,如影如梭。欢声笑语还在耳边回响,异国风情还在脑海飘荡。到曼谷机场分别的时候,泰方的老师与我们拥抱,挥手送别我们,眼眶微湿。这几天我们主要在学校进行泰语、泰国文化、文旅推广、泰国菜烹制、香皂等学习,也有在课程结束后去巴吞他尼感受当地集市的魅力,去曼谷看购物商场的繁华,参观大皇宫等名胜古迹。我们体验感受到了泰国文化的不同。但于我而言,更难得的是师生情、国际友情、同伴情。对于学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要提升英语能力,以及更加坚定我不断学习深造的决心,继续前进,去看更宽阔的世界。也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许能进一步挖掘文化与商业的联系,可以更好地分析出消费市场与顾客需求,进行更多的文化尝试与市场转移。

——2022级李珊珊


本次泰国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但泰兰德的快乐永不停歇。泰国的郑王庙、大皇宫等宏伟建筑所体现的个性,也表现了他们的民族性格、艺术及思想。

来的第一天,我还在兴奋地呐喊“旅途要开始了”,而当下我却在感慨时空转瞬。现代物理学家认为时间是不存在的。如果时间被排除在物理学之外,它就只有一个去处——人的心灵。它将承载美,或者说承载人的情感。人在文物上面发现的一切美,归根结底都是情,因此我会继续学习泰国文化,学习人类群星闪耀时所创造的这世间最宝贵的事物。

——2022级邹瞻


泰国短期社会实践圆满落幕啦,这段社会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泰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热情好客的民风。从历史遗迹到地道美食,从与泰国朋友的交流到小组合作的探讨,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还结交了许多珍贵的朋友。特别是结业典礼上的分享时刻和在湄南河上的欢乐时光,让我对中泰文化的异同有了更深的理解。感谢泰国这片美丽的土地给我带来的深刻体验,感谢巴吞他尼大学和我校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以及每位朋友的陪伴和帮助,虽然旅程已结束,但这段美好的记忆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期待未来有机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重温这份美好与魅力。

——2022级刘泰


非常幸运能够去到泰国进行社会实践,在这九天里,我收获颇丰。在巴吞他尼大学,我学习了基础泰语、文旅推广、特色食物烹饪、鼻通和香皂的制造,课程生动有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又加深了和同伴之间的友谊。在这九天里,我们不只是在课室里学知识,也有户外实践。我们走过市井集市,走过古老的寺庙遗址,走过熔铸了工匠精神的郑王庙,走过金碧辉煌的大皇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能体验到泰国文化的灿烂辉煌,也能感受到泰国人民的热情友好,这些都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让我喜欢上了这个缤纷多彩的国家。我想,记忆是有力量的,这九天的经历,是一段很美好的记忆,每当回想起来,都会带给我温暖和力量,期待以后有机会能够再次去泰国。

——2023级张乐乐


九天的社会实践短暂而又充实。对我而言,这是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沉浸在全英文的语言环境中,第一次切身感受中泰文化的强烈碰撞;实践中遇见的一些人、经历的一些事,给我的触动是很深的。我爱我的小伙伴们,也爱这里热情的人。我也经历了一些以往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新的语言、新的食物、新的环境。今后我也会更加努力提升自己,以能够适应新的挑战!

——2023级曾琪玲


九天的泰国之旅已经拉下帷幕,在这九天里,我不仅认识到了很多的小伙伴,也对泰国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泰国文化遗址的样貌还一幕幕印在我的脑海中,富丽堂皇的大皇宫,富有民族特色的郑王庙,每一个文化遗址都令人叹为观止。我还学会了基础的泰语以及泰国美食的制作。老师还教我们如何制作鼻通与香皂,这一堂堂的课程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回忆。在泰国,我感受到了泰国人民的热情奔放,欣赏到泰国集市的热闹景象。这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我们与泰国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2023级郑奕微


中文系泰国巴吞他尼大学社会实践队 供稿

文 | 张冰纯

图 | 实践队、巴吞他尼大学

初审 | 曾琪玲

复审 | 王宝琴

终审 | 杨帮琰

更多相关新闻,请关注“广州新华学院中文系”官微,检索关键词“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