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师生举行升旗仪式
发布日期:2025-04-08浏览量:次
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化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捍卫到国家的尊严与荣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爱国情怀,4月7日上午7时,中文系师生在我校西区田径场上举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升旗仪式。参加升旗仪式成员有全体辅导员,中文系2024级全体学生,2023级及2022级(含专升本)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中共党员,共计409人。
图1 国旗护卫队队员昂首走来
伴随着雄壮激昂的出旗曲,国旗护卫队队员们身着笔挺的制服,迈着整齐划一、坚定有力的步伐,护送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走向升旗台。他们昂首挺胸,目光坚毅,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蓬勃朝气与强烈责任感。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响起,全体师生肃然起敬,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迎风招展。此刻,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崇高敬意,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图2-5 师生向国旗行注目礼
随后,2024级B班麦江辉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在国旗下发言,引出“以文载道,以心报国”的主题,并强调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从屈原、杜甫、范仲淹到鲁迅等历代文人的爱国情怀与担当精神,展现了中华文脉的爱国主义传承,他们留下的那些文字和文学作品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他强调,中文系学子肩负着传承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站在历史交汇点上,爱国是多种实际行动的体现,呼吁同学们以典籍为舟、以创新为楫,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中勇立潮头,以情怀为墨、以实践为纸,铸就文化自信,书写青春篇章。
图6 学生代表在国旗下发言
在朝阳的映照下,学生代表的发言铿锵有力,如温暖的阳光,洒在同学们的心田,激发着奋进的力量。
至此,升旗仪式结束。看着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在体育馆上方随风飘扬,同学们的爱国之心亦与旗熊熊燃烧,铭记于心。
附:
以文载道、以心报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2024级B班的麦江辉。当晨曦中的国旗冉冉升起,我们共同见证的不仅是民族的脊梁,更应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作为中文系学子,我愿以“以文载道,以心报国”为主题,与各位共话对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与校园文化的思考。
仰望国旗,我们触摸到的是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我们看见的是一代代文人的精神脊梁。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思,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怀;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到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诚,中华文脉中始终流淌着滚烫的爱国热血。这些在典籍中熠熠生辉的文字,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作为中文人,我们肩负着传承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
扎根校园,在红色经典的薪火相传砥砺之中,我们将赤子之心熔铸成指引人生的精神坐标。研读红色经典的专题研讨中,在创作时代诗篇的笔尖流转间,我们正以文化人、以文铸魂。这种文化浸润,让我们懂得理想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将个人追求融入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
面向未来,我们誓将笔墨化作报国的长缨。当我们走进华阳湖教青少年诵读古诗,当我们用新媒体传播非遗文化,当我们在国际交流中展示汉语之美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诠释“文以载道”的真谛。就像我们在支教的学长学姐写给母校的信中所说:“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让我读懂了‘为天地立心’的真正含义。”
老师们,同学们!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的历史坐标上,我们深知:爱国,是古籍修复刀下的毫米精度,是田野调查鞋底的层层黄泥,是辩论赛场上的从容应答。让我们以典籍为舟,以创新为楫,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征程中勇立潮头;让我们以情怀为墨,以实践为纸,在铸就文化自信的篇章里书写青春!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供稿 |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
文 | 蔡东凝
图 | 段漫鸿、黄渝惠
编辑 | 吴婉儿
初审 | 郑汝芬
复审 | 尹舒凡
终审 | 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