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建

文化教研室中文系副主任

0769-82676865


[基本情况]

李铭建,男,祖籍广东开平,1962年生于杭州。博士,副教授。1983年获文学学士(中山大学);1986年获汉语史硕士学位(中山大学);2013年获民俗学博士学位(中山大学)。

1986-1996年,任教于中山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1997-2006年,任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董事长助理兼行政办主任、长隆旅游度假区企划总监、副总经理;2009-2012年,任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副主任。

2014年2月起任我系副主任,并聘为中山大学旅游管理硕士业界导师、广东省旅游资源开发评定委员会专家、广东省旅游竞争力评定委员会专家,以及多地政府、媒体和企业的文旅发展顾问。

著作有《古往今来》《卧虎长隆》《海田逐梦录》等,整理出版《李镜池周易著作全集》《周易简要》等。近年关注岭南学术史资料整理、城乡社区文创、红色资源活化等项目。


[开设课程]

“六十篇古文阅读”(专业限选课)

“节事策划与创意”(专业选修课)

“文化产业观察”(公共选修课)


[主要著作]

《周易简要》(李镜池著,李铭建整理),北京出版社,2020。

《李镜池周易著作全集》(李镜池著,李铭建整理),中华书局,2019。

《海田逐梦录:珠江口一个村落的地权表达》,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

《修身贤文》(李中生、李铭建、吴吉煌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

《卧虎长隆:百亿旅游王国深度解码》,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古往今来:故事、人和传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周易大辞典》(伍华主编,李铭建、林建副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主要论文]

会议论文:

《从燕京到香江:许地山与李镜池的师生之谊》,香港珠海学院“從許地山到張愛玲:藝學香江”茶話會,2024年12月。

《没有碉楼的开平村落:横冈村防御系统考察》,第九届建筑人类学论坛暨首届仓东遗产保育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2024年11月。

《景仰与反思:李镜池的黄道周研究》,黄道周文化学术研讨会,2023年12月。

《作为边缘的侨乡与革命:开平礼林学校纪念展的叙事思考》(杨智文,李铭建),“岭南华侨文脉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论坛,2023年9月。

《传统八景、诗词与街区文创——广州榕塔街区的调研与实践》(李铭建 彭小珍 王彬),广州市社会学与人类学学会“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广州经验”年会,2023年7月。

《画张地图给老家:空间叙事乡村实践手记》,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故事的空间叙事”学术研讨会,2021年。

《祠堂、文化与塑绘工匠:以开平市锦湖横冈为中心的考察》(李铭建、李达维),广东省文化学会“社会组织讲好中国故事学术研讨会”,2021年。

《“捂热”——开平H村文化保育实践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城市化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传承”论坛,2020年。


期刊论文:

《广东开平横冈村碉楼背后的“算盘”防御体系》,《环球人文地理》,2025年第5期(下半月刊)。

《李镜池与顾颉刚的学术交谊及其周易研究》(杨智文、李铭建),《中华易学》第十卷,文物出版社,2022年。

《经典的回归与演绎:基于古文阅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刘巍、李铭建),《教育教学与管理》,2022年第10期。

《回望丰碑:记<李镜池周易著作全集>首发式暨“易学与文化传承”研讨会》,《中华易学》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9年。

《冲突、记录与记忆:清代广东土客械斗横冈战役的民间叙事》,《文化遗产》,2019年第6期。

《红白黑灰:一个传统村落的非遗和记忆》,《晋中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与石为生四十年:一个端砚工匠村的生计之路》(李铭建、莫诗颖),《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求同:“双文化论”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李铭建、李想),收入李中生、李铭建主编《语言、文化与现代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社区文化自信与乡村旅游》,《中国旅游报》,2013年5月8日第14版。

《广东旅游需正“三观”》,《南方》2013年第8期。

《李镜池晚年忆述陈垣先生》,《陈垣与岭南:纪念陈垣先生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专业镇与旅游开发:以创意经济为导向的产业升级》,《营销管理》总76期(2011年)。

《重审郭巨:东西方故事比较研究例》,《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7年第4期。

《外国留学生在穗港澳就业的语言需求和双目的语课程的设立》(德国海德堡:Chun- Chinesisch Unterricht,1997年第13期。

《“扫黄”与颜色敏感症》,《语文建设》,1994年第7期。

《中国文化介绍的取向》,《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2期。

《错误及其价值:论语孟子两则旧注研究》,《孔子研究》,1989年第1期。


[科研项目]

参与项目:

“李镜池散见著述整理与研究”,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5年度课题(共建)项目,第二参与人。在研。

“李镜池日记及回忆录整理研究”(2019年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岭南文化”项目,第二主持人,已结项)

“广东木偶戏研究”(2014-2015年,广州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已结项)

“国际汉语教材文化点分类框架”(2011-2012年,国家汉办、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主持人。已结项)

“黄埔长洲岛红色旅游产业集聚区可行性研究”(2012年,广州黄埔区旅游局,主持人。已结项)

“汉语教材发展史研究”(2009-2011年,国家汉办、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主持人。已结项)


指导项目:

“城市记忆传承与文创的实践路径研究”,广州新华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指导老师。(2025年已结项)

“大湾区红色之旅美丽乡村徒步计划:金鸡镇路径”,广州新华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指导老师。(2024年已结项)

“渔村振兴,希望在前:广东省惠来望前村文旅产业调研规划”,广州新华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指导老师。(2023年已结项)

“本土诗词与城市文化记忆:基于广州市六榕光塔街区的实践”,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指导教师。(2024年已结项)

《潮起潮落“讨海人”:一个广东渔村的七十年》,2020年,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口述史调研项目指导教师。(优秀奖)


[社会职务]

中山大学旅游管理硕士(MTA)校外导师

广东省团委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导师

广东决策研究院旅游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广州地区旅游景区协会理事

广州图书馆第三届读者委员会委员


下一条:陈小辉

关闭